欢迎来到搜医药!
小儿血管角质瘤综合征
血管角质瘤综合征即弥漫性体血管角质瘤病,又称Fabry综合征、Anderson-Fabry综合征、Sweeley-Klionsky综合征、Ruiter-Pompen综合征、弥漫性全身血管角质瘤糖脂沉积症、出血性小结节病等。该病征系由于α-半乳糖苷酶缺乏引起的性联遗传性疾病,表现为神经酰胺三己糖苷脂在全身各组织,特别在血管的内皮、周皮和平滑肌细胞中沉积,而网状内皮细胞受累较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该病多为男性发病,女性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小儿血管-骨肥大综合征
概述小儿血管-骨肥大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临床以非典型性外侧浅静脉曲张、毛细血管畸形(葡萄酒色斑)、肢体过度生长等三联征为特征。
小儿选择性免疫球蛋白G亚类缺陷病
小儿选择性IgG亚类缺陷是一种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有一种或多种IgG亚类测定值低于同龄正常均值1.96或2个标准差以下的病例。2岁以上小儿选择性IgG亚类缺陷指IgG1水平低于2.50g/L,IgG2低于0.50g/L,IgG3低于0.30g/L者。
小儿选择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症
小儿选择性免疫球蛋白A(IgA)缺乏症(SIgAD)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本病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为散发性,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组综合征,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很重要。本病临床表现最轻者可长期无任何症状,不少患儿仅表现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也有的患儿发生各种伴发病,特别是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和反复感染等。
小儿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小儿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IS)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单基因性发育异常疾病。由于雄激素的正常效应全部或部分丧失而导致多种临床表现,可从完全的女性表型到仅男性化不足或不育的男性表型,为男性假两性畸形中最常见者。该病在染色体核型为46,XY的人中发病。AIS中该病系X连锁隐性遗传,在同一家族中发生。
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my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又名心内膜硬化症(endocardiac sclerema)。为婴儿心肌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又称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先天性心脏病如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闭锁等并发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称继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其临床意义决定于原发的心脏畸形。
小儿心律失常
小儿心律失常可分为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游走性心律、窦房传导阻滞、窦性静止、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过早搏动、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Q-T间期延长、几种特殊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冠状窦心律和左房心律、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
小儿心肌炎
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多表现为明显的乏力、胸闷、头晕等发病与多种病原体感染、过敏或自身免疫疾病有关常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小儿心房扑动
小儿心房扑动(AF)简称房扑,从胎儿期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虽不多见,但病情较重,应及时治疗。与成人不同,小儿心房扑动较心房颤动多见。心房扑动是心电图上具有典型的锯齿样心房波的快速,规则的异位房性心律失常,其心房率婴幼儿期约为350~600次/分钟,儿童期约为250~350次/分钟。扑动和颤动在儿童少见,但因其常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甚至死亡,故为儿科急症,需紧急处理。
小儿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F)简称房颤,是室上性心律失常最严重的类型。系心房各部分心肌纤维毫不协调地、无规则地乱颤,其发生机制认为是心房内同时存在多条折返环活动所致,又因心房扩大,心房不应期缩短及不均一性的传导,和不应期等特点,致上述折返运动持久不止。小儿心房扑动较心房颤动多见,扑动和颤动在儿童少见,但因其常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甚至死亡,故为儿科急症,需紧急处理。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