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紫外线性眼炎
紫外线性眼炎为光损伤所致。是因角膜上皮细胞和结膜吸收大量而强烈的紫外线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可由长时间在冰雪、沙漠、盐田、广阔水面作业,行走时未戴防护眼镜而引起,或太阳、紫外线灯等强烈紫外线的照射而致。潜伏期6~8小时,两眼突发烧灼感和剧痛,伴畏光、流泪、眼睑痉挛、头痛,眼睑及面部皮肤潮红和灼痛感,眼裂部结膜充血、水肿。
主动脉弓综合征视网膜病变
主动脉弓发出的动脉血流下降导致眼底供血不足,引起的眼部症状与体征有视力减退、一过性黑矇、视野缩小,以及头痛、头晕、上肢无力等表现与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因素等有关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大多采用药物治疗
轴性近视
概述轴性近视是指眼各屈光成为基本正常,由于眼轴长度过长引起的近视。
周期性内斜视
周期性内斜视是指眼位内斜与正位(或轻微内斜)交替出现,且有明显规律的一种斜视。斜视的病人因为眼位不正,其注意一个物体时,此物体影像于正常眼落在视网膜中心凹上,斜视眼眼则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如此视物就会出现复视情形;一眼影像受到抑制,丧失两眼之单一视功能与立体感,有的还会导致视力发育不良而造成弱视。因此,斜视不仅是美观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若不及时治疗,常会造成无法弥补的视觉功能异常与弱视。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是指动眼神经所支配的眼内肌、眼外肌有规律地出现麻痹,或麻痹与痉挛交替的一种罕见的临床现象。又被称为Axenfeld-Schurenberg综合征。本病在临床上极为少见。该病多在2岁前发病,绝大多数为单侧,且以右眼多见,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多不伴其他先天性异常,很少有家庭史。本病先天性及后天性各占50%。
周边葡萄膜炎
周边葡萄膜炎又称为中间葡萄膜炎,主要侵犯睫状体平坦部和眼底周边,常伴有视网膜血管炎,可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为比较常见的慢性葡萄膜炎。
重度干眼
一类病程迁延、眼表损伤严重的干眼有眼睛干涩、异物感、视力减退等表现可能与全身免疫性疾病、眼部疾病、长时间应用滴眼液等有关很难自愈,可使用人工泪液、免疫抑制药、促角膜修复药等缓解不适
中央晕轮状脉络膜萎缩
中央晕轮状脉络膜萎缩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原发性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主要表现为后极部圆形或卵圆形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缺失,裸露脉络膜大血管。眼底改变和临床症状类似中央性脉络膜萎缩,但仅局限在黄斑部。多为双眼,亦可单眼,有家族发病史。
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炎
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源是来自脉络膜的新生血管。好发在20~50岁的青壮年,男女发病几乎相等,一般为单眼发病。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单眼发病,眼底表现类似老年性黄斑变性,但病灶较老年性黄斑变性者为小,多为孤立的渗出灶,伴有出血。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曾有青年性黄斑变性或出血性黄斑病变之称,其致病为不同原因的炎症,引起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形成,发生浆液性和(或)出血性色素上皮和(或)神经上皮脱离。经对症抗炎治疗病情可得到控制。由于大部分病例查不出病因,因此,国外学者更多地称这种中青年发生黄斑区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为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起病年龄32~38岁。
«
1
2
3
4
5
6
7
8
...
62
63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