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小儿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心室肥厚,心腔无扩大,HCM又称特发性主动脉瓣下狭窄(ISS)和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ASH),临床表现多样化,是较大儿童及青少年猝死原因之一,小儿肥厚型心肌病包括一组不同病因的疾病,其特征是具有异常的不能解释的心室肥厚而心腔不扩大,以左心受累为主,右室心肌亦可受累,心室肥厚不对称、不均匀,心室腔变小,以左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组织学上呈现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的一组心肌疾病。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又称房室阻滞,指房室间正常传导途径发生传导延迟,部分或全部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或称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在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所有激动均可下传但传导速度异常延迟,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激动下传而部分激动脱落、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则完全没有房室传导。心脏传导阻滞可发生于传导系统上任何一处,包括窦房结与心房之间、心房肌、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及其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及心室肌。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为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激动在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及其分支内发生阻滞,不能正常传到心室,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完全性及部分性阻滞。部分性又可分为第一度及第二度两种,完全性又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呈暂时性,永久性或间歇性发作。
小儿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小儿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MAT)又称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CAT),它是一种少见的独特的房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婴儿和新生儿期,通常心脏结构正常,部分可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一般认为心脏结构正常的CAT,预后较好,部分可自行消失。
小儿典型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皮疹为典型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症状有皮疹、瘙痒、发热、厌食等病因为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
小儿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是心脏外科最严重的生理异常,是导致术后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人的心排出量按每平方米面积计算,心指数为3~4L/(min·m2),如心指数降低至3L/(min·m2)以下,而有周围血管收缩,组织灌注不足的现象,称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小儿蛋白过敏
概述小儿蛋白过敏多见于婴幼儿,可累及皮肤、消化和呼吸系统。母乳喂养引起的过敏较少见,常见的过敏原多为牛、羊乳等异种蛋白质,经婴幼儿功能较差的肠黏膜被吸收,引起肠道少量出血、婴儿湿疹等过敏症状。小儿既可对单一蛋白过敏,也可对多种蛋白过敏,需要试验确定。
小儿大肠杆菌肠炎
概述大肠杆菌肠炎是由致病菌大肠杆菌感染肠道而引起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以腹泻为主,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本病可分为5种类型: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和黏附性大肠杆菌肠炎。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概述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泛指一组有喘息表现的急性支气管炎,肺实质则很少受累。婴幼儿多见。
小儿常染色体隐性小脑性共济失调
常染色体隐性小脑性共济失调这类疾病中,较重要的有Friedreich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Friedreich共济失调(F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特点是儿童起病,进行性共济失调、心肌病、下肢深感觉丧失、腱反射消失,以及锥体束征,常伴骨骼畸形。现已知本病累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改变,使冲动的形成和传出发生障碍或衰竭所致,临床上可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窦房阻滞、心动过缓及心动过速交替等一系列心律失常的表现和不同程度的脑、心、肾供血不足的症状。
«
1
2
...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
265
266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