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种遗传性强的精神障碍,研究表明其遗传性高达60%-85%。尽管多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揭示了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常见遗传变异,但这些变异仅能解释约20%的遗传性。最近,安进研究团队利用冰岛与英国生物库的数据,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罕见基因突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罕见基因变异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联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冰岛生物库(ICE)和英国生物库(UKB)的数据,发现了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罕见功能丧失突变。这些数据涉及超过58,000名冰岛居民和超过42万名英国或爱尔兰居民的全基因组测序。研究重点聚焦于13768个基因的功能丧失变异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系。
通过对两项数据集的综合分析,研究发现HECTD2基因中的罕见功能丧失变异与双相情感障碍显著相关。携带这种基因变异的个体,患病的风险增加了810%(OR=9.1,p=4.7×10^-7)。这一发现得到了BipEx研究的验证,进一步证明了HECTD2与双相情感障碍之间的密切关系(p=4.1×10^-8)。
此外,AKAP11基因也被发现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研究显示,在ICE-UKB数据集中的38种AKAP11功能丧失变异中,共有76名携带者,且携带者的患病风险增加了1080%(OR=11.8,p=7.4×10^-9)。
认知功能与基因变异的关系
研究进一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表现普遍低于健康对照群体。特别是,HECTD2基因的功能丧失变异与认知能力的下降相关联(效应值=-0.38,p=0.030)。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未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的个体中,携带HECTD2功能丧失变异的个体,其认知水平也可能低于非携带者。
虽然AKAP11基因的认知数据尚不充分,但研究认为,HECTD2与认知能力之间的关联值得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作用。
关联分析与共病因素的排除
研究排除了合并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障碍的患者,结果仍然表明HECTD2和AKAP11基因的功能丧失变异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系显著,说明这些基因变异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联主要由双相情感障碍本身驱动,而非其他共病症状(如焦虑或抑郁)所影响。
与锂盐治疗的潜在关联
在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中,锂盐被广泛应用,并被认为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风险。研究发现,HECTD2和AKAP11基因与锂盐的靶点GSK3β密切相关,这为进一步研究锂盐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通过对这些基因的功能研究,可能揭示出GSK3β、HECTD2与AKAP11之间的生物学联系,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总结
本项研究揭示了HECTD2和AKAP11基因的功能丧失变异与双相情感障碍的显著关联,为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发现不仅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还为进一步开发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有望通过精准的遗传筛查与个性化治疗,帮助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