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尤文(Ewing)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被定义为:圆细胞肉瘤,显示不同程度的神经内胚层分化。Ewing肉瘤指那些缺乏神经内胚层分化证据的肿瘤;PNET被归到有神经内胚层分化特点的肿瘤,这些特点是通过光景或免疫组化或电镜来评估的。Ewing肉瘤/PNET相对少见,占骨原发恶性肿瘤的6%~8%,次于骨髓瘤、骨肉瘤和软骨肉瘤,在男性稍多见,发病高峰为10~20岁。
硬脑膜转移瘤
硬脑膜转移瘤(MM)又称脑膜癌病(MC)、癌性脑膜炎,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在脑和脊髓蛛网膜下腔和软脑膜内弥漫性转移,并随血管周围间隙侵入脑皮质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可累及颅神经或脊髓神经根。组织学表现与原发癌相似,癌组织可有不同程度坏死、液化或出血,致使脑组织水肿,脑脊液循环障碍而引起严重后果。
隐匿型乳腺癌
隐匿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又称隐形乳腺癌,是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体检及影像学检查(乳腺X线及超声)均未发现乳腺内原发癌。少数病例是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现乳腺转移癌,而在乳腺找不到原发病灶。据文献报告其发病率占乳腺癌的0.3%~1.0%。由于隐匿性乳腺癌已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故不属于早期癌。5年生存率为70%左右,影响预后的因素如原发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目等。
阴囊派杰病
阴囊派杰病(阴囊Paget病),又被称为阴囊湿疹样癌或阴囊炎性癌,属于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汗腺、皮脂腺和指/趾甲)来源的肿瘤,为表皮内腺癌。1874年Paget首先报告了15例患者在乳腺头和乳晕部发生慢性湿疹,久治不愈,2年内这些患者都发生了癌变。1881年Thin将其命名为湿疹样癌。1889年Croker首先报告了发生于阴茎和阴囊的湿疹样癌,并将发生在乳腺的湿疹样癌命名为Paget病,而将发生在乳腺外的Paget病统称为乳腺外Paget病,这命名和分类被沿用至今。乳腺外Paget病的最常见部位是男女外生殖器,此外,还有会阴、腹股沟、肛周、腋下、腘窝、眼睑等部位。
阴囊鳞状细胞癌
阴囊鳞状细胞癌可简称为阴囊鳞癌,是起源于阴囊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因是最常见的阴囊恶性肿瘤,故俗称为阴囊癌。目前阴囊鳞状细胞癌在临床上属于很罕见恶性肿瘤。
阴囊癌
阴囊癌在一般人群中甚为少见。阴囊癌主要有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及炎性癌三种,以鳞状细胞癌多见,病因不明,患者多有煤烟、沥青、酚油等物质长期接触史,因此与职业因素有关。多见于50~70岁。多经淋巴途径转移。Ray将阴囊癌分4期,A1期:病变局限在阴囊;A2期:病变累及邻近器官如阴茎、精索,但没有其他转移;B期:可切除的腹股沟或髂腹股沟淋巴结转移;C期:髂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无法切除;D期:有远处转移,如肺、主动脉旁淋巴结等处。
阴茎癌
阴茎癌是起源于阴茎头、冠状沟和包皮内板黏膜以及阴茎皮肤的恶性肿瘤部分患者可表现为类丘疹、疣状红斑或经久不愈的溃疡等,晚期有菜花样肿物发生可能与包皮过长、包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基因突变有关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化疗和放疗
胰腺肿瘤
可有腹痛或上腹不适、黄疸或激素分泌异常等相关表现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吸烟、胰腺炎、新发糖尿病、遗传等相关以手术治疗为主,可辅以放疗、药物治疗等吸烟、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家族史等相关人群更易患病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一种起源于胰腺,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肿瘤临床症状呈多样性,主要取决于肿瘤是否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基因突变、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采用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的综合策略
胰腺肉瘤
胰腺肉瘤是生长在胰腺的各个部位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由于病例数极少,仅占胰腺恶性肿瘤的0.5%。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甚至婴幼儿。预后差。
«
1
2
...
22
23
24
25
26
27
28
...
76
7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