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枕叶肿瘤
枕叶肿瘤(tumors of occipital lobe)是指位于枕叶的脑肿瘤,可分为原发性枕叶肿瘤(如胶质瘤)和继发性枕叶肿瘤(如枕叶转移瘤)。此外,有时还包括位于枕部的脑外肿瘤(如脑膜瘤)对枕叶造成压迫而引起相应症状者。
早期骨癌
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各种骨组织成分的早期恶性肿瘤常见症状是骨骼疼痛、局部肿块、活动受限等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化学等因素有关以手术治疗为主,可辅以化疗、放疗等
早期膀胱癌
起源于膀胱,肿瘤未侵犯肌层且未出现转移的膀胱癌主要表现为血尿及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有多种高危因素,包括吸烟、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遗传等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化疗等
瘿瘤
瘿瘤又称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瘤是常见的头颈外科疾病。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2~4倍。甲状腺肿物良性者多见,恶性者少见。甲状腺肿瘤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常见。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压迫症状。甲状腺恶性肿瘤可侵犯周围组织引起声嘶、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症状,还可导致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甲状腺肿物的首选检查是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颈部B超、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颈部CT、颈部MRI检查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也有很大帮助。甲状腺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瘿瘤和甲状腺结节区别是什么瘿瘤又称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瘤是常见的头颈外科疾病。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2~4倍。甲状腺肿物良性者多见,恶性者少见。甲状腺肿瘤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常见。临床表现为颈部肿块,压迫症状。甲状腺恶性肿瘤可侵犯周围组织引起声嘶、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症状,还可导致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细胞局部异常增长所引发的病变。甲状腺结节包含瘿瘤,甲状腺结节是描述甲状腺疾病形态的一种方法。甲状腺结节产生的原因有:增生性或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囊肿、炎症性结节。其中结节性甲状腺、甲状腺肿瘤就指的是瘿瘤。如果临床上触诊触及甲状腺有结节,应对结节性质进行分别,可做穿刺细胞学检查、颈部X线、超声或扫描、甲功五项的测定。如果发现异常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立即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瘿瘤和瘰疬分别是什么病瘿瘤(相当于甲状腺肿瘤)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基本临床特征,主要由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引起。而瘰疬(主要指颈部淋巴结结核)是颈项间发生结块成串,其外观结核累累如贯珠之状。瘿瘤与瘰疬均可在颈项部出现肿块,但二者的具体部位及肿块的性状不同,瘿瘤肿块在颈部正前方,肿块一般较大。而瘰疬的病变部位在颈项的两侧或颌下,肿块一般较小,每个约胡豆大,个数多少不等。瘿瘤治疗以理气化痰(调节人体气机来化痰),消瘿散结为基本治则。瘿肿质地较硬及有结节者,配合活血化瘀(促进血液运行,消除体内瘀血);火郁阴伤而表现阴虚火旺(体内阴精亏损,出现虚火亢盛)者,以滋阴降火(滋养阴精,降低火气)为主。瘰疬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脏的气机和血运不畅、情志抑郁),或肺肾阴亏,阴亏火旺所致。如气滞痰凝证,治宜疏肝化痰,方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如果怀疑患有瘿瘤或瘰疬,建议到正规中医院就诊,进行辨证,再合理使用药物,切勿擅自用药。四海瘿瘤丸的功能与主治是什么四海瘿瘤丸,应为五海瘿瘤丸,功效是软坚散结(软化并消散坚硬的结块),化核破瘀,化痰,消肿。主治用于瘿瘤、瘰历、乳中结核等症。1.功效:五海瘿瘤丸主要成份为海带、海藻、海螵蛸、蛤壳、昆布、夏枯草、白芷、川芎、木香、海螺(煅)等组成。五海瘿瘤丸以海带、海藻、海螵蛸、海螺、蛤壳五味海产药材为主要成分,得名"五海",其味咸,中医理论有"咸能软坚"之说,故具有软坚散结,化核破瘀,化痰,消肿之功效。2.主治:五海瘿瘤丸临床上主要用于瘿瘤、瘰历、乳中结核等症的治疗。3.禁忌症、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暂不明确。但服药时需注意忌食生冷及过度辛辣刺激食物。若有用药需求,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
纵隔上至第一肋骨,下达横膈,前有胸骨,后有椎体,而周围有纵隔胸膜环绕。其内容可有二大组:1.即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及其主支;2.以胸腺及纵隔淋巴组织为主。纵隔肿瘤可以分为原发性纵隔肿瘤和转移性纵隔肿瘤两大类。本文仅涉及原发性纵隔肿瘤。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指生长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相邻近的组织结构(如神经根,硬脊膜、椎管内脂肪组织等)的原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的统称,临床上根据肿瘤与脊髓、硬脊膜的位置关系,一般将椎管内肿瘤分为髓内,髓外硬膜内和硬膜外三类。髓外硬膜内肿瘤最多见,其次是硬脊膜外肿瘤,最少见为脊髓内肿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在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群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该病病理上为浸润整个脑实质、脊髓及软脑膜等多个部位的弥漫性病变。PCNSL的发病机制不明。大剂量甲氨蝶呤为主的联合化疗、放疗,结合甲氨蝶呤鞘内注射能明显改善其疗效及生存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高峰在40~50岁。
原发性心脏横纹肌肉瘤
原发性心脏横纹肌肉瘤(primary cardiac rhabdomyosarcoma)是自心肌组织发生的、除血管肉瘤外最好发的心脏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当。一般病史较短。早期患者均常出现发热、厌食、全身不适、体重减轻等恶性病症。原发性心脏横纹肌肉瘤分为多形型、腺泡型和胚胎型。多形型横纹肌肉瘤体积较大,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瘤细胞多呈胚胎发育,早期幼稚横纹肌母细胞及原始间叶细胞。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主要分布于个人的皮肤、毛发、眼球的脉络膜、睫状体以及虹膜表面等部位,是一种棕色或深褐色颗粒状生物色素,由酪氨酸或者二羟苯丙氨酸(多巴)等类似化合物的氧化产物聚合而成。具有吸收紫外线,保护组织免受辐射损伤的作用,而消化道内黑色素极少,其黑色素母细胞一般认为是神经嵴组织移行于食管或食管上皮的“基底细胞”分化而成。原发性食管黑色素瘤是发生于食管黏膜上皮基底层中的成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极为罕见,占食管恶性肿瘤的0.1%~0.3%。病人的预后都很差,只有个别病人经手术或放射治疗后可以长期生存。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是指原发于十二指肠肠壁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这有别于全身恶性淋巴瘤侵袭肠道的继发性病变。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好发于40岁左右,较其他恶性肿瘤发病年龄轻,男女发病之比为1:1~3:1。腹痛为该病最常见的症状。
«
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
76
7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