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晚期癌症
泛指癌症的晚期阶段,与早期癌症相对。不同癌种对“晚期”定义略有差异不同癌种晚期症状不同,但多会有肿块、疼痛、溃疡、出血等表现尚未完全了解病因,目前较为明确与癌症有关的因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晚期癌症的治疗主要可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后者包括放化疗、靶向治疗等
透明细胞癌
1997年,WHO根据肿瘤细胞起源以及基因改变等特点制定了肾实质上皮性肿瘤分类标准,此分类将肾癌分为透明细胞癌(60%~85%)、乳头状肾细胞癌或称为嗜色细胞癌(7%~14%)、嫌色细胞癌(4%~10%)、集合管癌(1%~2%)和未分类肾细胞癌。
髓样癌
概述髓样癌是一种来源于腺体上皮的低分化癌,癌巢大,癌组织多,呈实体片块状,缺乏腺样结构和间质,有明显的淋巴浆细胞浸润,界限清楚。临床常发生于甲状腺、乳腺等部位,大多表现为无痛肿块。可根据肿瘤分期等选择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治疗方法,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十二指肠平滑肌瘤
十二指肠平滑肌瘤是起源于十二指肠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的肿瘤,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分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上皮样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肌瘤),后者罕见。而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大体观难以区别其性质,故临床上常一并讨论。根据生长方式,病理类型可分为4型:腔外型、腔内型、腔内外型和壁内型。平滑肌瘤可以发生恶变。平滑肌肉瘤多向肝转移或腹腔种植,少有淋巴转移。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又称组织细胞样血管瘤,该病为临床和组织学上介于血管肉瘤和血管瘤之间的肿瘤,可侵袭软组织和肺、肝、骨等器官,多见于青少年男性。
乳头状腺瘤
在临床上此病也称绒毛状腺瘤,不同于息肉状腺瘤,其特点是腺瘤隆起于肠壁不十分突出。表面呈粗绒毛状。由于发生癌变的机会较多而被认为是癌前期的病变。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多见,而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的乳头状腺瘤约90%。在众多的报道中75%乳头状腺瘤可以发生癌变。
乳头状瘤
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人体各个腔道部位,如乳管、泌尿生殖道、消化道等病因不明,可能与接触化学物质、吸烟、病毒感染、慢性刺激、遗传等因素有关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多为良性病变,预后良好
妊娠合并淋巴瘤
妊娠合并恶性淋巴瘤在临床上不常见但危及到母亲、胎儿的生命安全,故令人十分担心。妊娠期合并淋巴瘤多见于霍奇金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贫血、消瘦确诊依靠病理诊断。
去分化软骨肉瘤
去分化软骨肉瘤是指在组织学上称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骨肉瘤和血管肉瘤的肿瘤,被定义为“去分化软骨肉瘤”。常见于复发和转移病例以及不同恶性级别共存的原发肿瘤中。在中心性软骨肉瘤中,从Ⅰ级中心性软骨肉瘤发展到Ⅱ级中心性软骨肉瘤少见,即使发生也很缓慢;Ⅰ级中心性软骨肉瘤在多次复发和多年的病程后可以保持其恶性度不变。从Ⅱ级中心性软骨肉瘤向Ⅲ级中心性软骨肉瘤发展则很迅速,且常见。有时在Ⅰ或Ⅱ级中心性软骨肉瘤中可产生一种恶性度更高的肿瘤。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疼痛和肿胀,可向软组织扩展。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差。
匍行性血管瘤
匍行性血管瘤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的少见血管组织肿瘤,多发生于16岁以下女孩,好发于下肢。皮损为微小的深红色到鲜红色斑点或间有小丘疹,压之可褪色。病程呈慢性,新皮疹不断发生,中心皮损可消退但不会完全消失。
«
1
2
3
4
5
6
7
8
...
76
7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