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嗅神经母细胞瘤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起源于鼻腔顶部或前颅底嗅神经上皮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为鼻塞和鼻出血,可伴嗅觉障碍、疼痛和眼球移位等病因尚不明确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疗,或直接采用放、化疗
胸腺小细胞癌
胸腺小细胞癌(胸腺燕麦细胞癌)发病较少。组织学和电镜检查胸腺小细胞癌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小细胞癌是相似的,肿瘤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神经内分泌颗粒。胸腺小细胞癌呈浸润性生长,而且易发生远处转移。胸腺小细胞癌常和身体其他器官的内分泌肿瘤同时发生,即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MEN)I型综合征。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临床罕见,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咳嗽、气促、水肿、声音嘶哑、体重减轻、发热、向心性肥胖、皮肤潮红等,治疗以手术为主,可选择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肽受体放射性同位素治疗(PRRT)等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胸腺瘤
胸腺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一般位于前上纵隔常见症状为胸部钝痛、气短及咳嗽等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部分有可能需要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为惰性肿瘤,预后一般较好
胸腺类癌
胸腺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胸腺类癌,另一类是胸腺小细胞癌。胸腺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特征以及肿瘤细胞能分泌人体其他部位APUD细胞所分泌的生化物质。1/3~1/2的患者在手术确诊前无症状,于胸部X线检查中无意发现。而少数患者仅有前胸疼痛、咳嗽、咯血、气促等非特异性症状。
胸腺癌
是由胸腺上皮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的恶性肿瘤早期多无症状,晚期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消瘦等可能与遗传、放射线、有毒化学品、EB病毒感染等有关早期以手术为主。晚期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胸膜间皮瘤
一类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肿瘤,大多为恶性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胸痛、咳嗽、消瘦、乏力等恶性胸膜间皮瘤与接触石棉有关弥漫性胸膜间皮瘤预后较差,局限性预后较好
胸壁骨肿瘤
胸壁骨肿瘤(bone tumor of chest wall)是一种少见疾病,约占全身骨肿瘤的7%~8%,多数胸壁骨肿瘤为恶性,85%~90%发生在肋骨,10%~15%发生在胸骨,男女比例2∶1。胸壁骨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年龄越大,恶性可能性越高。临床常见的良性胸壁肿瘤有纤维异样增殖症、软骨瘤、骨软骨瘤和硬纤维瘤等;常见的恶性胸壁骨肿瘤有软骨肉瘤、骨髓瘤、骨源性肉瘤和尤因肉瘤等。手术切除为胸壁骨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胸骨肿瘤切除后需合理地修复缺损,进行胸廓重建,保证胸廓的稳定性。
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发生病理变化转化为肿瘤常表现为癫痫、头痛、呕吐、肢体无力等神经功能障碍尚不明确,可能与电离辐射、遗传等多因素相关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
心脏肿瘤
心脏肿瘤(cardiac tumor)无论良性、恶性临床均比较少见,其中原发性肿瘤更为罕见。心脏肿瘤的症状繁多,极易与其他心脏器质性疾病相混淆。国外资料报道良性肿瘤占心脏肿瘤的3/4,其中良性肿瘤接近一半为黏液瘤,其他良性肿瘤为脂肪瘤、乳头状弹力纤维瘤和横纹肌瘤等;恶性肿瘤中最多的为未分化肉瘤,其次为血管肉瘤、横纹肌肉瘤、淋巴瘤等。心脏及心包转移瘤大多来源于肺部肿瘤。随着常规体检的增加和超声影像学的发展,心脏肿瘤的检出率逐年增加。
«
1
2
...
24
25
26
27
28
29
30
...
76
7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