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CD30+淋巴瘤患者HSCT后使用靶向CD30 CAR T细胞巩固治疗的安全性研究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对于高危CD30+淋巴瘤患者,靶向CD30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是否适合作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巩固治疗?一项2024年5月发表于《Lancet Haematology》的研究提供了相关答案。
研究背景
靶向CD30的CAR T细胞疗法在淋巴细胞化疗前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活性。然而,针对复发风险较高的CD30+淋巴瘤患者,如何在HSCT后应用此疗法进行巩固治疗,还未得到充分验证。该研究旨在评估抗CD30 CAR T细胞在这些患者中的安全性,并探索其作为HSCT后巩固治疗的潜力。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1期剂量递增研究,在美国的两家研究中心进行。研究对象为年龄3岁及以上、经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CD30+疾病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这些患者需要计划接受自体HSCT治疗,且因原发性难治或复发的高风险,Karnofsky表现评分需超过60%。
在BEAM方案(卡莫司汀、依泊苷、阿糖胞苷和马法兰)和HSCT后,患者接受不同剂量的抗CD30 CAR T细胞单次输注,剂量分别为2×10^7、1×10^8和2×10^8 CAR T细胞/m²。主要研究目标是评估最大耐受剂量,评估标准为治疗后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的发生情况。
研究结果
研究从2016年6月7日至2020年11月30日,共有21名患者入组,其中18名患者(11例霍奇金淋巴瘤,6例T细胞淋巴瘤,1例灰色地带淋巴瘤)接受了抗CD30 CAR T细胞输注。输注时间通常是在HSCT后22天(范围16至44天)。结果显示,在所有测试剂量中,没有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确定2×10^8 CAR T细胞/m²为最大耐受剂量。
其中,1例患者出现了1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是淋巴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各占患者的11%。值得注意的是,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此外,有2名患者在治疗后约2年和2.5年发生了继发性恶性肿瘤(分别为4期非小细胞肺癌和睾丸癌),但这些病例被认为与治疗无关。
临床随访与效果
在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8.2个月(四分位距27.5 - 60.7个月),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3.2个月(95% CI,4.6个月至无法估计)。对于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PFS尚未达到中位值,而所有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也未达到。
研究结论
该研究表明,抗CD30 CAR T细胞作为BEAM方案和HSCT后的巩固治疗是安全的。对于复发风险高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不仅具有较低的毒性,而且展现出令人鼓舞的初步疗效。研究人员强调,未来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这些初步结果,并评估该治疗策略在不同类型淋巴瘤中的广泛应用潜力。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