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购药指南:巧用追溯码,远离回流药陷阱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国家医保局发布“六要六不要” 避免购药风险
4月2日,国家医保局 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医保购药的六要六不要 ”指南,提醒公众合理使用药品追溯码 ,避免购买回流药 ,保障个人权益和用药安全。
“六要六不要” 具体内容
1.要购买带有追溯码的药品,不要购买无追溯码的药品。
2.要确保结算时药盒上的追溯码被扫描,不要让售药人员扫描其他药品的追溯码。
3.要索取购药小票或发票,不要忽视可能获得的赔偿机会。
4.要使用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或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追溯码信息,不要成为回流药的受害者。
5.要勇于举报回流药,并要求索赔,不要放弃维护合法权益。
6.要彻底销毁已使用药品的空盒及追溯码,不要将其转售给不法分子。
追溯码:每盒药的“身份证”
国家医保局强调,追溯码是药品的唯一身份标识 ,即便是同品牌、同规格的药品,每盒药的追溯码都是独一无二的 。按照最新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 ,所有销售的药品 都必须具备追溯码(住院拆零服用的药品、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暂不受此要求)。
如何识别可疑药品?
购药时,售药人员如果故意不扫描追溯码,或扫描其他药品的追溯码 ,可能意味着药品存在问题,可能是回流药 (即曾被销售或使用过的药品被非法回收再销售)。
若查询药品信息时,显示“仅有一次销售信息但并非本人购买 ”或“查询到两次及以上的销售信息 ”,说明该药品存在回流风险,可立即向相关部门投诉并索赔 。
如果购药数日后仍查询不到销售信息 ,可向药店或监管部门反馈,以确保药品来源可靠。
购药后如何正确处理药品包装?
国家医保局提醒,药品包装上的追溯码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 ,可能被用于二次销售、医保诈骗等违法行为。因此,公众应正确处理药品空盒和追溯码 :
使用完药品后,务必撕毁或刮除追溯码,避免被不法分子盗用。
不要随意丢弃药盒,更不能将药盒或药品出售给药贩子 ,否则可能影响个人医保待遇,甚至涉嫌违法。
医保购药新规:保障安全,防范风险
根据国家医保局最新规定,从2026年起,所有销售的药品小票或发票上都需标注追溯码 ,这将进一步加强购药透明度 ,确保消费者在发现问题药品时能够保留证据,依法维权。
公众应如何应对新规?
养成购药时主动检查追溯码 的习惯,确保购买的是正规、安全的药品 。
及时核验药品信息 ,发现异常立即维权 ,避免财产损失和健康风险。
警惕药品诈骗行为 ,避免因贪图便宜或便利购买来源不明的药品,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医保购药有保障,巧用追溯码不“踩雷”! 通过合理利用追溯码,公众可以在医保购药过程中更安全、更放心,同时避免成为回流药的受害者 。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