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T-2抑制剂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初期下降的临床意义研究

关键词: #健康资讯
关键词: #健康资讯
2024年5月,发表于《心血管糖尿病学》期刊的一项研究探讨了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初期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的临床意义,尤其是这种现象是否与体循环血管改变相关。
背景与研究目的
SGLT-2抑制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导致治疗初期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尽管这一变化在许多患者中是常见的,但其具体机制和临床后果仍然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SGLT-2抑制剂治疗后肾功能的初期下降是否与体循环血管的顺应性(主要通过脉搏波速度PWV来测量)相关。
研究方法
研究者选取了65例2型糖尿病(T2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和利格列汀联合治疗组(n = 34),另一组为二甲双胍和胰岛素联合治疗组(n = 31)。治疗前后,研究者分别测量了两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包括真实的mGFR和估算的eGFR),并且采用金标准清除率法,通过菊粉输注测定mGFR。与此同时,脉搏波速度(PWV)作为血管顺应性的指标也被用来评估大动脉的功能状态,因为PWV被认为是反映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参数。
研究结果
在治疗开始后,无论是mGFR还是eGFR,均出现了显著下降。然而,SGLT-2抑制剂治疗组和非SGLT-2抑制剂治疗组之间的mGFR变化与eGFR变化并无显著相关性(SGLT-2组:r=-0.148,p=0.404;非SGLT-2组:r=0.138,p=0.46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SGLT-2抑制剂为基础的治疗组中,mGFR的变化与PWV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476,p=0.005)。在调整了收缩压和心率变化后,这一相关性仍然显著(r=0.422,p=0.018)。相反,eGFR的变化与PWV的变化之间在两组中均未显示出相关性。
结论
这项研究的主要发现表明,在接受SGLT-2抑制剂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mGFR)的初期下降与大动脉血管顺应性的改善密切相关,表明SGLT-2抑制剂在肾脏及全身血管系统中均具有显著的药理效应。此外,研究结果还指出,eGFR可能并不是评估SGLT-2抑制剂治疗后肾功能变化的最佳指标,尤其是在个体化治疗中。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