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频道为您普及常见疾病症状、病因,介绍医院治疗费用,指导各科室挂号流程,让大众全面了解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
吗替麦考酚酯精准给药模型在肾移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吗替麦考酚酯精准给药模型在肾移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8月,发表在《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Clin Pharmacol Ther)》期刊上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探讨了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精准给药模型对肾移植受者(KTRs)3年内无排斥反应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该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使用与未使用模型指导的精准给药(model-informed precision dosing,MIPD)策略的肾移植患者的临床结果。  MIPD策略与研究方法  在这项研究中,MIPD被定义为通过有限采样策略、药代动力学模型和贝叶斯估计法来估算霉酚酸(MMF的活性代谢物)的曲线下面积(AUC0-12h)。推荐剂量为使AUC0-12h达到45 mg·h/L的水平,并且广泛使用在线专家系统进行剂量调整。研究纳入了两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数据,聚焦于接受了霉酚酸治疗且随访时间为1至3年的肾移植患者。    研究结果  研究共有733名肾移植受者,其中341人接受了MIPD策略指导下的药物调整,392人未使用此策略。结果显示,在三年的随访期结束时,MIPD组的无排斥反应生存率为91.2%,而对照组为80.6%(P<0.001)。此外,MIPD组每年每位患者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5.08%,而对照组为12.7%(风险比=0.49,P<0.001)。这意味着MIPD策略显著降低了排斥反应的发生风险,效果提高了2.5倍。  在不同风险分层的患者中(低风险与高风险组),MIPD组均显示出更好的无排斥反应生存率,尤其在使用他克莫司而非环孢素治疗的患者中(P<0.001)。这些结果表明,MIPD策略与肾移植患者的免疫排斥反应控制具有显著相关性。  不良反应的观察  尽管MIPD组患者的无排斥生存率更高,但他们经历的不良反应显著更多,尤其是在首次AUC0-12h测定之前。这表明部分不良反应可能与精准给药策略的实施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调整剂量初期。  结论  这项研究表明,基于MIPD的精准给药策略能够显著提高肾移植患者的无排斥反应生存率,并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然而,初期的剂量调整可能会导致一定的不良反应,提示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仔细的监测与管理。整体来看,MIPD为肾移植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个性化且高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诺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市场竞争升级,BTK抑制剂与新药研发并行

诺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市场竞争升级,BTK抑制剂与新药研发并行

  近期,诺华宣布了两项关键消息:其BTK抑制剂瑞米布替尼(Remibrutinib)获得优先审评,并以8.3亿美元引进Kyorin的临床前MRGPRX2拮抗剂。这些动态表明,诺华正在积极布局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治疗市场,力图保持市场领导地位。  CSU市场背景与挑战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全球约有0.05%~3%的人口受影响,其中CSU占比达到68%。患者通常面临风团、瘙痒等皮肤症状,并可能伴有血管性水肿。CSU不仅仅影响皮肤,还可能增加自体免疫疾病及癌症的风险。尽管一线治疗药物为H1抗组胺药,但约一半患者的症状未能有效控制,亟需寻找新的治疗方案。  全球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治疗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4年,市场将达到7.79亿美元,2032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5.41亿美元。随着CSU治疗认知的提升,需求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  诺华在CSU市场的霸主地位与新产品布局  诺华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治疗领域拥有坚实的市场基础。旗下的Xolair(奥马珠单抗)已经在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超过20年,Xolair是一种抗IgE药物,通过阻断IgE的作用,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显著缓解过敏反应。2024年,Xolair的销售额依旧强劲,达到43.43亿美元,增长率为14.29%。  然而,随着Xolair专利的到期,竞争逐渐加剧,赛诺菲与再生元开发的IL-4Rα单抗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已在日本获得批准,并计划在美国推广,挑战Xolair的市场份额。为应对这一挑战,诺华正在寻找下一代产品来接替Xolair的市场地位。    BTK抑制剂与新药研发  为了迎接市场竞争,诺华正在加大在BTK抑制剂领域的投入。瑞米布替尼(Remibrutinib)作为一款口服BTK抑制剂,已在两项关键3期临床中取得了积极成果,显示其在治疗CSU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并且已递交了国内上市申请。BTK抑制剂通过阻断肥大细胞活化和自身抗体的产生,能够有效治疗CSU的核心病理机制。因此,瑞米布替尼有望成为诺华的下一代重磅产品。  此外,诺华还通过战略合作引进了Kyorin的MRGPRX2拮抗剂KRP-M223,这款药物尚处于临床前阶段,具有全新的机制,可以针对CSU的另一重要病理机制——MRGPRX2受体激活引起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此举增强了诺华在CSU领域的产品多样性,进一步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国内市场新动向  国内市场对于CSU的治疗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多个针对CSU的新药正在加速研发。天辰生物的LP-003作为新一代抗IgE抗体,在II期临床中显示出优于Xolair的疗效,并且在用药依从性方面具备明显优势。此外,济民可信的JYB1904则通过Fc端改造,增强了药物的亲和力和半衰期,预计将大幅减少注射频次,进一步改善患者体验。  国内公司在CSU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推动了该市场的竞争。例如,智翔金泰正在进行重组全人源IL-4Rα单抗GR1802的III期临床试验,针对度普利尤单抗的竞争对手,并取得了股市的关注。与此同时,荃信生物和翰森制药等公司也在积极推进不同靶点的治疗方案。  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诺华正在积极拓展CSU治疗药物的产品管线,通过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外部合作引进,构建更加完善的市场布局。同时,国内企业也在加速追赶,多个新药正在临床试验阶段,预计未来几年将迎来更多的治疗选择。CSU市场的未来充满机遇,竞争将进一步推动治疗效果的提升和患者治疗体验的改善。

健康知道

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