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非角化型鳞癌
非角化型鳞癌(nonkeratiniz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是发生于表皮或附属器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多见于皮肤、口腔、唇、食管、子宫颈、阴道等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有些部位如支气管、膀胱、肾盂等处虽无鳞状上皮覆盖,但可通过鳞状上皮化生而形成鳞状细胞癌。鳞癌又称表皮癌,是鳞状细胞癌或鳞状上皮癌的简称,非角化型鳞癌是鳞状细胞癌的一种组织类型,组织类型有:角化型鳞癌,非角化型鳞癌,小细胞型鳞癌等。角化与非角化主要是鳞状上皮形态学的一种区别“非角化型”属于中度分化,比角化型鳞癌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非角化型鳞癌是什么癌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是发生于表皮或附属器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是癌细胞的一种病理类型,属于中等程度的分化,患者局部可有瘙痒、皮肤破溃。有时癌组织发生坏死脱落形成溃疡,产生恶性臭味。癌症早期,无深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时,可将局部病变通过手术方式彻底切除。癌症晚期,有深部浸润或已有淋巴结转移,除局部广泛彻底切除外,手术后还需进行淋巴结清除。晚期癌肿全身情况不佳,不能经受根治手术者,可应用放射治疗、冷冻治疗或激光治疗。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且需要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保持愉悦的心情。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表现为结节状或溃疡的肿物,一般体积较小且位置表浅,典型者发生于阳光暴露部位皮肤,也可见于放射性损伤部位,组织病理学可见形状怪异的肿瘤细胞散在分布于梭形细胞间质中,伴数量不等的炎细胞浸润,分裂象多见。结构可见于真正的间叶肿瘤,也可以是鳞癌、恶性黑色素瘤、皮肤附属器肿瘤、甚至是Merkel细胞癌的表现。本病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局部切除即可治愈,有些病例可局部复发,少数可发生转移。
恶性小汗腺螺旋腺瘤
本病罕见,常由长期存在的小汗腺螺旋腺瘤恶变所致,恶性程度高,复发率约30%,转移率30%~40%,死亡率20%,可局部淋巴结和肺转移,也可转移到其他内脏。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又称汗孔癌,发生于长期存在的小汗腺汗孔瘤(50%),但亦可原发。
恶性雀斑样痣
概述恶性雀斑样痣是原位黑素瘤,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发病高峰在70~80岁,其临床表现为黄褐色、黑褐色或黑色斑疹,颜色不均匀,边缘不规则并呈离心性向外扩大,常含有网状的色素沉着,在自行消退区域可见色素减退。
表皮囊肿
表皮囊肿是位于真皮内,由复层鳞状上皮包含角质形成的皮肤囊肿表现为肤色的囊性肿物,可有中央孔,单发或多发表皮囊肿可为原发性,也可由外伤、摩擦造成的皮肤损伤引起无症状的表皮囊肿一般不需要治疗,如需治疗,可选择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是指由子宫肌组织或结缔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可出现异常子宫或阴道出血、盆腔包块、痛经等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期雌激素刺激、其他部位放射治疗等有关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为辅
子宫内膜样腺癌
子宫内膜样腺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异常的阴道流血、阴道排液、下腹疼痛等发病与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持续刺激有关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子宫内膜癌
源于子宫内膜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症状为阴道出血、排液,腹痛,腹部包块等病因不明,存在遗传倾向,并可能与内分泌改变及激素替代治疗有关早期以手术为主,晚期多采用化疗、放疗和综合治疗
子宫颈残端癌
宫颈残端癌是指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所残留的宫颈部分发生癌变。宫颈残端癌可在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数月至2年内发病,也可在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发病。宫颈残端癌的早期癌病例有时可无症状,约占6%。只是普查或因其他原因检查时才被发现。宫颈残端浸润癌患者一般可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及阴道分泌物增多,主要症状和宫颈癌完全一样。如果肿瘤继发感染、组织坏死,分泌物可伴有恶臭,以及腰痛、小腹下坠等症状。
«
1
2
...
11
12
13
14
15
16
17
...
76
7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