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眼眶肉瘤
眼眶肉瘤在眼眶肿瘤中的发病率居第四位。儿童患者中以横纹肌肉瘤为最多见,成年患者则以淋巴系统起源的恶性肿瘤较为多见。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滑膜肉瘤、平滑肌肉瘤少见。患者男性较女性为多,发病年龄大多数在10岁以下,起病较急,发展较快。
眼眶脑膜瘤
该瘤可原发于眼眶,也可与颅内脑膜瘤互相蔓延。前者多来自视神经外的蛛网膜及眶内异位脑膜细胞;后者多由颅内蝶骨嵴脑膜瘤蔓延而来。
眼眶淋巴管瘤
眼眶淋巴管瘤是由内皮细胞被覆的淋巴管道构成的肿物,分毛细血管状、海绵状和囊状淋巴管瘤,后者多见。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少数病例出生时已存在。发生部位可位于皮肤、黏膜下和深部脏器,且可同时发生于多个部位。在眼部可侵犯眼眶、眼睑和结膜,以眼眶内或眼眶内伴眼睑发病者多见。眼眶淋巴管瘤是什么病眼眶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结外病变,一般好发于结膜、球后以及泪腺。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大部分的眼眶淋巴瘤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眼眶淋巴瘤通常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眼睑的肿胀、下垂,并且可扪及无痛性的硬性肿物,眼球突出,视力减退等。治疗方案主要有局部放射治疗、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以及全身化学治疗。除了部分患者进行放疗后会出现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大部分的眼眶淋巴瘤的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视力良好。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应该长期随访观察。发现眼眶淋巴瘤症状的患者应该立即前往医院就诊,确诊了眼眶淋巴瘤的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眼眶横纹肌肉瘤
眼眶横纹肌肉瘤(orbital rhabdomyosarcoma)是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横纹肌母细胞构成的高度恶性肿瘤,自出生至成年人均可发生,眼眶横纹肌肉瘤可来自眼肌或泪腺,多见于10岁以下7~8岁男孩,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眶内恶性肿瘤。引起单侧突眼。病情进展迅速,1/3患儿发生上睑下垂,10%患儿伴头疼,X线片可见骨质破坏。如不及时治疗,多在一年内死亡。
眼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概述眼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良性、缓慢进展的骨源性疾病,特点是正常骨髓腔被无序的纤维骨性结缔组织代替,表现不同程度的骨化生。
眼眶骨肉瘤
眼眶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以膝关节附近最常见,罕见于眶骨,但它较常作为一种放射治疗后(特别是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放疗后)在眶骨发生的一种继发性肿瘤。
眼眶骨瘤
眼眶骨瘤多发于鼻窦软骨和膜状骨交界的骨缝处,肿瘤生长侵入眼眶。青少年时期骨瘤生长较快,就诊的患者多为中年,眶区大多数骨瘤来源于鼻窦而不引起同眼眶有关的症状及体征。额窦骨瘤最可能产生眼眶症状,但筛窦和上颌窦也可影响眼眶,蝶窦骨瘤很少产生眼眶表现。
眼恶性肿瘤
眼或眼附属器官的恶性肿瘤有视功能障碍、眼表肿物、眼球突出、眼位改变、复视等表现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缺陷、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主要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是成年人中最多见的一种恶性眼内肿瘤,在国外其发病率占眼内肿瘤的首位,在国内则仅次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居眼内肿瘤的第二位。此瘤的恶性程度高,眼后极部是好发部位。易经经血流转移,85%转移至肝脏,预后较差。在成年人中比较多见,本病易和许多眼底疾病相混淆。因此,在眼科临床工作中应予充分重视。
脉络膜转移癌
脉络膜转移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眼内继发性恶性病变。脉络膜血管丰富,血流缓慢,全身性肿瘤可经血运转移至葡萄膜,其中尤以脉络膜最为常见,占葡萄膜转移性肿瘤的50%~80%。
«
1
2
...
8
9
10
11
12
13
14
...
76
7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