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小肠疝
小肠疝是小肠通过体内薄弱、缺损或孔隙处向体表突出的疾病出现可复性肿块、局部肿胀、肿块牵涉痛、频繁呕吐等症状与腹壁强度降低、腹腔压力增高等因素密切相关婴幼儿保守治疗,成年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小肠憩室疝
小肠憩室是发生在小肠肠壁向外膨出形成的袋状突出,当其通过腹壁薄弱处向体表突出,并发生嵌顿时就形成了小肠憩室疝。小肠憩室疝又称Littre疝,是嵌顿性疝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嵌顿的是小肠憩室(通常是Mechel憩室)。治疗原则是先回纳小肠憩室,然后切除有憩室的肠袢,最后行疝修补术。
小肠憩室
小肠憩室是指由于肠腔内压力的影响或胚胎时期发育不良使小肠壁薄弱处向外膨出形成的盲囊,多为先天性,最常见的小肠憩室是梅克尔憩室,常发生在距回盲瓣1厘米的范围内,其次是十二指肠憩室,空回肠憩室的发病率最低,其中获得性憩室罕见。小肠憩室的危害是什么小肠憩室的危害主要是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合并出血,感染,梗阻,穿孔,憩室蒂扭转等。这时就很严重了,需要及时治疗,具体说明如下:小肠憩室是指由于肠腔内压力的影响或胚胎时期发育不良,使小肠壁薄弱处向外膨出形成的盲囊,多为先天性。最常见的小肠憩室是梅克尔憩室,常发生在距回盲瓣1米的范围内,其次是十二指肠憩室,空回肠憩室的发病率最低,其中获得性憩室罕见。可出现轻微腹痛,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梗阻,出血和穿孔,当憩室伴有结石或肿瘤时可有局部压迫症状。无症状的小肠憩室无须处理,一般治疗主要是休息,饮食,腹部按摩,体位引流等;如果憩室炎及出现并发症者要使用抑酸,解痉药物治疗及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等治疗。当内科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时可考虑行手术治疗。如合并出血,穿孔,憩室蒂扭转的患者,可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小肠憩室患者可前往医院就医,遵医嘱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小肠重复畸形
小肠重复畸形是指在小肠的近系膜侧出现的一种圆形或管状结构的空腔器官,与其毗邻的小肠有相同的组织结构,其血液供应亦非常密切。小肠重复畸形可发生于小肠任何部位,但以回肠最为多见。
小肠脂肪瘤
小肠脂肪瘤是源自小肠黏膜下或浆膜下脂肪组织的良性肿瘤,国内患者好发部位依次为回肠50%~60%,空肠23.8%,十二指肠13.2%,肿瘤呈息肉样、结节状或浸润性生长。一般预后良好。
小肠血管瘤
小肠血管瘤少见,约占小肠良性肿瘤的10%~15%。国内报道2881例小肠良性肿瘤中血管瘤390例(13.5%),次于腺瘤及平滑肌瘤居第三位;国外报道2977例中血管瘤262例(8.8%),较脂肪瘤少而居第四位,国内外统计结果一致。小肠血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生后即可出现,女性较男性多见。小肠血管瘤的90%发生于空回肠,其中以空肠最多,约为48.2%,其次为回肠(41.6%),十二指肠血管瘤仅8%~10%。
小肠血管畸形
概述小肠血管畸形是引起急、慢性消化道出血重要原因之一,常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早期为隐匿性出血或慢性出血,常因反复消化道出血或消化道大出血而就诊。因常规检查及剖腹探查难以发现病灶部位,以致得不到治愈,或者给予错误的手术治疗。
小肠腺瘤
小肠腺瘤是发生于小肠黏膜上皮或肠腺体上皮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十二指肠和回肠,体积小、带蒂,呈息肉样生长,故又称肠息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60岁多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仿。根据组织学结构小肠腺瘤有3种类型: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小肠纤维瘤
小肠纤维瘤是由小肠黏膜纤维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较少见,River报道1399例小肠肿瘤中有163例,占11.6%。国内一组1265例小肠良性肿瘤中有5例,仅占0.39%。小肠纤维瘤由纤维细胞及其他组织成分构成,可分为腺纤维瘤、肌纤维瘤及黏液纤维瘤等。大多单发,切面呈灰白色,可见编织状条纹,质地韧。
小肠系膜损伤
小肠及其系膜在腹腔内所占体积大、分布广、又缺乏坚强的保护,易受损伤,约占腹部脏器伤的1/4,战时居腹内脏器伤之首位。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