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超滤衰竭
超滤衰竭是指腹膜本身失去超滤功能而出现的并发症,是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患者会出现容量过多的临床表现。
肠脂垂炎
肠脂垂炎是肠脂垂扭转或引流静脉自发性血栓形成,致肠脂垂脂肪坏死及炎症的疾病。此病为良性自限性疾病,是引起腹痛的少见原因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0岁为发病高峰期,男性略高于女性。肠脂垂炎待排是什么意思?肠脂垂炎“待排”指怀疑存在该疾病,但是并不能确诊,需要进行影像学等检查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该疾病。肠脂垂炎指的是发生于肠脂垂的炎症反应。肠脂垂位于结肠外侧,主要为脂肪组织,中间有血管。当由于运动扭转、血栓栓塞等原因造成局部梗阻性坏死,或发生阑尾炎等炎症侵犯,会引起该组织炎症。由于该疾病发病时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局部疼痛或压痛,临床上仅通过查体不能完全确诊该疾病,只能是怀疑存在该疾病,有的医生会标记“待排”或“?”。建议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等相关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该疾病。该疾病为良性,轻症无须特殊干预,症状严重者,可对症治疗,如局部感染表现明显可选择使用头孢氨苄等药物进行干预。若合并肠梗阻等,可能还需要手术。怀疑肠脂垂炎,建议及时就诊,完善其他相关检查明确。
肠粘连
表现为慢性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因腹部损伤、炎症等原因引起病情较轻者可保守治疗,严重时进行手术治疗积极治疗预后良好,未及时治疗可出现肠缺血、肠坏死、肠穿孔等并发症
肠系膜脂膜炎
指肠系膜脂肪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多数无症状,少数可有腹部隐痛、腹部肿块等症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由腹部创伤、手术、感染、某些疾病等引起无症状者无需治疗,有症状者以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辅以手术治疗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占全部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患的5%~15%,通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而肠系膜下静脉很少受累。该病在临床上表现较为隐袭,诊断往往被延误,大多数病例是在开腹探查时才获得确切诊断。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又称威尔基病(Wilkie disease)、十二指肠动脉压迫综合征、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是指十二指肠水平部受肠系膜上动脉(SMA)或其分支压迫导致的急、慢性肠梗阻。多发于20~30岁,女性约占60%,以瘦长体型多见。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脂肠水平部引起的疾病常表现为餐后上腹痛、恶心、呕吐等常由先天性因素和后天因素等引起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由于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造成阻塞所引起的疾病。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栓子易于进入,故临床上本病较多见,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40%~50%。栓子一般来自心脏的附壁血栓故多见于风心病,冠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近期心梗患者。此外,栓子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偶见的细菌栓子。这些栓子自发或在导管检查时脱落。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什么意思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指栓子堵塞肠系膜上动脉,导致小肠和部分结肠缺血,引起腹痛等症状。肠系膜上动脉约在第一腰椎的高度起于腹主动脉,在胰和十二指肠之间进入小肠系膜根部,其发出的分支为胰腺、十二指肠、空回肠、升结肠、横结肠右半供血。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栓子多来源于心脏或近心的大动脉,如风湿性心脏病的赘生物、左右心耳的附壁血栓或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脓肿脱落产生的栓子。肠系膜上动脉以以锐角起于腹主动脉,管腔较宽,血流方向与腹主动脉一致,脱落的栓子易进入,堵塞于管腔较狭窄处或分叉处导致栓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常表现剧烈腹部疼痛,恶心、频繁呕吐、腹泻,晚期可呕吐暗红色血性液体或出现血便。全身症状有发热,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发绀、指端青紫、皮肤湿凉、呼吸困难等。建议疑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及时就诊,尽早治疗,避免不良后果。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流动力学改变或血液高凝状态等引起的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该病占全部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5%~15%,通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而肠系膜下静脉很少受累。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病因明确者称为继发性,病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或特发性。临床表现较为隐袭,诊断往往被延误,大多数病例是在开腹探查时才获得确切诊断。
肠系膜疾病
肠系膜是将肠管悬吊于后腹壁的腹膜。肠系膜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按系膜的解剖来源分为小肠系膜疾病、横结肠系膜疾病、乙状结肠系膜疾病、阑尾系膜疾病。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