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第Ⅱ-Ⅲ型脊髓血管畸形
为髓内动静脉畸形,属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分为Ⅱ型(球状血管畸形)和Ⅲ型(未成熟型或广泛血管畸形)。
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畸形占脊髓动静脉畸形的15%~20%,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为4~8:1。本病的发病年龄在45岁左右,病变好发于胸腰段,无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统计资料显示,本型患者多伴有获得性疾病,可能与创伤性因素有关,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低位肠梗阻
低位肠梗阻是梗阻部位发生在回肠、结肠或直肠,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的肠梗阻,以肿瘤、肠扭转、克罗恩病、结核等多见。高位肠梗阻和低位肠梗阻的区别根据梗阻部位分类,肠梗阻可分为高位肠梗阻和低位肠梗阻,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位置、临床症状等有所不同。1.发病位置不同:高位肠梗阻主要是发生在空肠以上肠管部位的梗阻,而低位肠梗阻通常指回肠、结肠和直肠的梗阻。2.临床症状不同:高位肠梗阻的部位高,呕吐的症状出现较早,且较频繁,呕吐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相比高位肠梗阻,低位肠梗阻的呕吐出现较晚,初为胃内容物,后期的呕吐物呈粪样的肠内容物。另外,高位肠梗阻的腹胀不明显,有时可见胃型,而低位肠梗阻的腹胀显著,可见肠型和蠕动波,可遍及全腹。建议肠梗阻的患者及时就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日常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进行适当运动,以促进疾病的恢复。
甲沟脓肿
甲沟脓肿是甲沟周围软组织因感染而形成脓肿,甲沟炎刚开始时指甲的一侧轻度疼痛和红肿,之后加重化脓,脓液向另一侧或甲下蔓延,在甲下可见到黄白色脓液。
胆石性肠梗阻
胆石性肠梗阻是由胆结石进入肠道后引起肠道堵塞所致的肠梗阻,起病隐匿,病程初期常呈间歇性发作,且X线检查并非每个病人都有典型表现,只有10%~75%的病人在术前获得诊断。本病在1654年由Bartholin首先报道。临床罕见,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3~1∶16。
胆囊憩室
胆囊憩室(gallbladder diverticuhun)是胆囊壁局部向腔外突出的囊袋状结构,以胆囊底多见,常为单发,多与慢性胆囊炎和胆囊内压增高有关。憩室分为先天性憩室和后天获得性憩室,先天性憩室为真性憩室,非常少见。后天获得性憩室,由胆石或粘连牵引等所致的憩室,为假性憩室。胆囊憩室多发生于胆囊底或颈,先天性憩室可能无临床意义,有胆石嵌塞的憩室可能发生溃疡穿孔。
胆囊炎
多种因素引起的胆囊急性、慢性炎性疾病大部分由胆囊结石的梗阻、细菌感染所致急性发作时有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视病情而定,常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胆囊腺肌增生病
是一种以胆囊的黏膜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胆囊非炎性的良性病变临床表现主要有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与退行性变、胆囊排空障碍、慢性炎症、神经肌肉紊乱等有关根据病情采取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等
胆囊息肉样病变
指所有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的统称一般无症状,少数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主要由胆固醇代谢障碍、胆囊结石或慢性炎症引起无症状、无癌变者定期复查,必要时行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腹痛、消化不良等腹部症状的统称有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病因有胆道因素与非胆道因素主要通过内镜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