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肠道病毒Cox A16型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Cox A16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16(Cox A16)感染所致。检测肠道病毒Cox A16病原体可以早期诊断手足口病,对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多数患者病情经过良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极少数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者可留有后遗症,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被喻为21世纪的“脊髓灰质炎”。
肠道病毒71型感染
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主要病原体之一。EV71在1969年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在1974年被鉴定命名。此后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EV71的流行情况。中国大陆首次发现EV71型感染是在1987年冬季,之后的多次爆发流行经检验均为EV71感染所致。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由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EH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EHEC为出血性肠炎之病原,主要有大肠埃希杆菌O157:H7,是1982年新发现的一种致腹泻大肠埃希杆菌。此外,O26:H11也可能是病原之一,我国目前尚未见有正式报道。
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是由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EP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EPEC是早在20世纪40年代认识的一组致腹泻性大肠埃希杆菌,50年代到60年代为流行性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每天3~5次,呈黄色蛋花样带奶瓣,量多。
肠病性关节炎
肠病性关节炎(enteropathic arthritis)是与炎性肠病相关的一种关节炎,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分类中的一种独立类型。关节病变可伴发于多种胃肠道疾病,如炎性肠病关节炎、肠道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Whipple病、小肠旁路关节炎等。但肠病性关节炎仅特指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所伴发的关节病变。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有着不同特点的炎性肠病,但均累及肠道黏膜和黏膜下层引起慢性炎症,同时两者的关节炎表现相似,故两病合并的关节炎可认为是一种疾病。
肠贝赫切特综合征
肠贝赫切特综合征1937年由土耳其皮肤科医生最早提出,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该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的交替过程。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眼、中枢神经及大血管受累者预后不佳。贝赫切特综合征合并胃肠道溃疡者又称为肠贝赫切特综合征,为贝赫切特综合征的特殊类型。由于贝赫切特综合征口腔黏膜的溃疡出现率最高,很早以前人们就推测胃肠黏膜也会出现溃疡。
常现丝虫病
常现丝虫病,又称常现棘唇线虫病,系由常现丝虫寄生于体腔(胸腔、腹腔和心包)、肠系膜、肾周围或腹膜后组织所致的寄生虫病。本病通过库蠓叮咬传播。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及动脉硬化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及动脉硬化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CARASIL)或称Maeda综合征,好发于青年人,以秃头、腰痛、白质脑病主要临床特征,也称青年发病的Binswanger样白质脑病。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的非动脉硬化性、非淀粉样变脑小血管病,由10号染色体HTRA1基因突变导致。
产气杆菌性肺炎
产气杆菌性肺炎是由产气杆菌引起的肺炎,老年人、婴幼儿、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以及免疫功能损害者发病率较高。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