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肠功能障碍
肠功能障碍是指因各种疾病所致的肠消化、吸收障碍和屏障功能损伤,导致营养不良、肠黏膜损伤和肠源性感染。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肠道仅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但正常情况下肠道内存在大量致病菌、毒素和异种抗原,并不引起疾病,表明肠道对上述物质具有屏障作用。研究证明肠道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人们认为肠道不仅是MODS的靶器官,更是MODS的启动者。近年来,肠道屏障功能已成为判断危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肠内细菌及内毒素移位是导致SIRS、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一个重要因素。
肠梗阻患者护理
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肠腔受阻。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还可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等。肠梗阻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肠杆菌肺炎
肠杆菌肺炎过去极为罕见。近几十年。随着广谱抗生素和呼吸医疗器械应用的增多,肠杆菌肺炎已占院内获得性肺炎的9.4%,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金葡菌肺炎和克雷白杆菌肺炎,居第4位,其中以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所致者多见。临床上,肠杆菌肺炎多发生于衰弱或免疫抑制者,易由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暴发流行,常伴菌血症和对多种抗生素治疗反应差等特征。
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是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ET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ETEC是近来人类霍乱样病人大便中新发现的一组致腹泻性大肠埃希杆菌,是发达国家“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是“成人霍乱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也是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其发病率仅次于轮状病毒。1982年在国内首次发现本病。
肠道菌群失调症
在某种因素影响下,肠道微生物菌群之间保持的平衡被破坏的现象典型表现为腹泻、腹痛主要原因是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胃肠道功能异常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主要有药物治疗、粪便菌群移植治疗等
肠道寄生虫病
寄生虫在人体肠道内寄生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肠道寄生虫病。常见的有原虫类和蠕虫类(包括蛔虫、钩虫、蛲虫、绦虫、鞭虫、阿米巴、贾第虫、滴虫等)。肠道寄生虫的种类多,在人体内寄生过程复杂,引起的病变并不限于肠道。依据感染寄生虫的种类和部位以及人体宿主的免疫状况,临床症状和体征各异。
肠道蛔虫症
蛔虫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除肠蛔虫症状外,还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
概述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是由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所致的软脑膜弥漫性炎症性改变。可有高热、头痛、食欲缺乏、呕吐、精神萎靡等表现,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谵妄、惊厥、昏迷甚至休克。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
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新肠道病毒68~71型。这里主要叙述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与人类疾病的关系,这些病毒在世界各地广泛地引起散发或流行性发病,波及全身各个系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儿童时期尤为多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虽大都属轻症,但也可危及生命。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类脊髓灰质炎、心肌炎、流行性胸痛、出疹性疾病、疱疹性咽峡炎、呼吸道感染、婴儿腹泻以及流行性急性眼结膜炎等。
肠道病毒感染
概述肠道病毒(EV)感染是一种全球性感染疾病,夏秋季高发,多经粪口及呼吸道传播,主要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肠道病毒共71个血清型。临床表现轻者只有倦怠、乏力、低热等;重者可全身感染﹐脑、脊髓、心、肝等重要器官受损,预后较差,并可遗留后遗症或造成死亡。本文主要介绍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感染。
«
1
2
...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
265
266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