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长QT间期综合征
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又称为复极延迟综合征(dela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是一组有遗传倾向,以心室复极延长(QT间期延长)为特征、易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室颤和心源性猝死的综合征,可能伴有先天性耳聋。但近年来认为本病有可能是一种慢性病毒感染或某种非感染性变性(主要为中毒),而不单是遗传性疾病。此种慢性病毒感染可由母亲传给子女或在同胞兄妹中传播。
长Q-T间期综合征
长Q-T间期综合征(LQTS)又称为复极延迟综合征,是指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伴有T波和(或)u波形态异常,临床上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晕厥和猝死的一组综合征。
Zieve综合征
Zieve综合征又称为酒精性高脂血症综合征、黄疸-过性高脂血症-溶血性贫血综合征、酒精中毒高脂血症溶血综合征。于1958年由Zieve首先报告,1968年Balcerzak命名为Zieve综合征,系指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出现黄疸、高脂血症和溶血性贫血三联症的一组疾病。
疣状胃炎
疣状胃炎(VG)是由Moutler和Corner于1947年报道的一种内镜下形态——内镜下呈扁平疣状隆起、中央脐样凹陷糜烂的胃黏膜病变,胃黏膜表面有很多疣状或痘疹状突起的一种慢性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疣状胃炎最坏结果是什么疣状胃炎的最坏结果是发生癌变,应及早进行规范治疗。疣状胃炎又叫隆起糜烂性胃炎,在胃镜下可见胃黏膜扁平疣状隆起、中央脐样凹陷糜烂的病变,胃黏膜表面出现很多疣状或痘疹状突起。疣状胃炎可出现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等病理变化,这些病理变化属于胃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疣状胃炎-不典型增生-息肉-早期胃癌的病理变化过程,故疣状胃炎最坏的结果是有可能会出现癌变。如果确诊为疣状胃炎,建议及早进行规范治疗,以免病情进展。
鹦鹉热
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恶寒、头痛、肌痛、咳嗽等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所致首选治疗药物为四环素
恙虫病性肺炎
恙虫病性肺炎:恙虫病性肺炎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常侵犯肺部引起肺炎等病变。
恙虫病
人感染恙虫病东方体后出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可出现皮肤焦痂、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抗生素治疗有效,及时诊治一般预后良好
运动员心脏
经过长期运动锻炼的职业运动员,其心脏发生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包括心脏肥大、心脏扩大、心律缓慢、心电图“缺血样”改变,停止运动后复原等。对于这些改变是否是病理性仍存争议,故亦可称运动员心脏综合征。
运动性癫痫
运动性癫痫(rolandic epilepsy),又称运动性发作,此种发作的主要症状为运动体征。分为单纯(简单)运动性发作和复杂运动性发作。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一部位或一侧肢体抽搐,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自行终止,不伴有意识障碍。常见于脑外伤、脑炎、产伤、脑瘤和脑血管病等脑器质性病变。大多呈局限性发作,少数可发展为全身性发作。发作时或发作间期脑电图痫性放电多在症状对侧皮层的相应区域。
运动性血红蛋白尿
运动性血红蛋白尿是一种运动后暂时性血管内溶血超过肾阈值所致游离血红蛋白随尿排出的少见病症。
«
1
2
...
10
11
12
13
14
15
16
...
265
266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