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增生性贫血
概述增生性贫血是指由于骨髓以外的病因导致外周血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下的贫血,骨髓表现为代偿性增生。包括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急性失血性贫血等。
增生性肠息肉
增生性肠息肉是隆起于肠道黏膜表面的非肿瘤性息肉大多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见排便异常、便血、腹痛等症状致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及炎症刺激相关绝大多数的可经内镜切除,必要时可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等
造影剂肾病
随着现代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造影剂肾病(CAN)日益受到肾病工作者的关注。CAN指由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急骤下降。常用的造影剂一般均为高渗性,含碘量高达37%,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害而发生急性肾衰竭。
早期后除极
早期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 EAD)是在上次除极未完全复极前(即动作电位第2期和3期)发生的除极,也称平台期振荡。通常产生于较高的膜电位。早期后除极可以表现为一次激动,即期前收缩,也可以在膜电位特别低的条件下发生连续激动,即形成阵发性心动过速或颤动。
早期复极综合征
早期复极综合征指心电图表现早期复极且伴有伴有与其相关的恶性心律失常者可出现头晕、心悸、黑矇、晕厥、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对于合适的患者植入ICD可以有效降低猝死风险本病目前无法治愈
早发型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神经变性疾病,其主要病变为脑黑质、蓝斑、迷走神经背核等具有色素的细胞变性、坏死,多巴胺递质生成障碍,造成多巴胺能系统与胆碱能系统的不平衡,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发生于40岁以下的帕金森病称为早发型帕金森病,以运动迟缓和肌张力增高为主要表现。此病临床症状多在睡眠后减轻,且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良好,但易合并异动症和"开-关"现象。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类疾病主要症状有贫血、出血和易发生感染需要病因治疗、支持疗法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综合措施进行治疗若治疗得当,非重型多可缓解甚至治愈;重型预后较差,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长头畸形
概述长头畸形是由矢状缝早期闭合引起的头颅畸形。是颅缝早闭中最常见的头颅畸形,是颅狭症的表现之一,占40%~70%。病因不明,可与遗传有关。病变部位多集中在冠状缝或多条骨缝骨化。
长膜壳绦虫病
概述长膜壳绦虫病又称缩小膜壳绦虫病。其病原体为膜壳属的缩小膜壳绦虫,是鼠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偶尔寄生于人体。本虫由蚤类作为中间宿主,人是偶然被寄生的。
长QT综合征
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 LQTS)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T波异常,易产生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反复发作性晕厥、心脏骤停甚至猝死等心脏不良事件。LQTS患病率约为1/2500,临床表现多样性,患者可以终身无症状,也可能在婴儿期发生猝死。LQTS可分为遗传性与获得性两种,遗传性LQTS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Romano-Ward综合征,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Jerwell-Lange-Nielsen综合征,多见于青年。长QT综合征是什么长QT综合征是QT间期和T波的异常改变引发的恶性心率失常,易导致反复发作性晕厥、心脏骤停甚至猝死等心脏不良事件。长QT综合征的出现与低钾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等因素有关,患者反复出现恶性的心率失常,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T波异常,有时会出现U波。长QT综合征的危险性比较大,极易出现晕厥和猝死。长QT综合征的治疗方式也主要是针对于原发疾病,如补钾、抗凝、营养心肌等,频发恶性心率失常的患者也可以安装心脏起搏器和植入ICD,可以有效的缓解心率失常的症状。患者平时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相对安静的环境,避免危险的刺激诱发心率失常。患者若考虑诊断长QT综合征,建议专科就诊,门诊随访,听从医师建议下治疗。
«
1
2
...
9
10
11
12
13
14
15
...
265
266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