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玻璃体出血
玻璃体周围组织血管破裂,血液进入玻璃体腔的一种状态积血量少者症状不明显,积血量多者可出现视力迅速下降常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眼外伤等引起积血较少者可自行吸收,积血较多者可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玻璃体变性
玻璃体变性(vitreous degeneration),主要表现为玻璃凝胶主体出现凝缩和液化,是透明质酸解聚的结果。患者会有飞蚊症、眼前闪烁感、或视力减退,严重的会牵拉视网膜造成视网膜裂孔或黄斑裂孔,导致视力重度下降甚至失明。常见于高度近视和老年人,也可由于细胞增殖而浓缩,呈胶冻状,与视网膜广泛粘连。玻璃体浓缩性萎缩多见于眼外伤、视网膜脱离后,多需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药物难以奏效。
并发性白内障
并发性白内障是由于眼部的炎症或退行性病变,使晶状体发生营养或代谢障碍而变混浊。多为囊膜下混浊,呈玫瑰花瓣状、网状、点状、条状或弥漫性,常有水疱及水裂,后皮质有彩虹样光泽。常见于葡萄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晚期青光眼、眼内肿瘤、眼压过低、高度近视等。
病理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又称变性性近视,是一种视网膜变性疾病。患者屈光度数常大于-6D且有眼轴进行性变长,眼底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变薄,可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和视网膜下出血。不同种族间存在差异,以女性多见。超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有什么区别超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主要区别在于超高度近视是指1000度以上的近视,而病理性近视则是指合并有眼底并发症的近视,与度数无关,如出现黄斑劈裂、黄斑新生血管、视网膜变性区等。超高度近视是根据度数不同划分的一类近视,通常把超过1000度以上的近视称为超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则是根据患者是否出现眼底近视并发症而进行分类的一类近视。如果近视患者同时出现近视相关的眼底并发症,则被称作病理性近视,常见的并发症有黄斑劈裂、黄斑新生血管、视网膜周边变性区等。虽然高度近视患者更容易出现病理性近视,但是非高度近视患者也可能出现近视眼底病变。建议高度近视患者及时就诊,评估病情,遵医嘱进行治疗。
病毒性结膜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红、眼痛、畏光、流泪常由腺病毒、肠道病毒70型等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采取局部药物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
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性病变典型症状有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眼睑痉挛等常因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引起可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病毒性角膜溃疡
病毒性角膜溃疡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常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也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常在泪腺、唾液腺、或潜伏于三叉神经节或角膜内,当机体出现发热或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病毒性角膜炎。本病病程较长,愈后易复发。
表层巩膜炎
表层巩膜炎是巩膜表层组织的炎症,多位于角膜缘至直肌附着线之间的赤道前部。有周期发作的病史。女性较多见,多数为单眼发病。
变应性结膜炎
结膜对外界变应原产生的超敏反应有眼痒、眼部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不适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脱离过敏原后可自愈,但常反复发作
变性性近视的眼底损害
变性性近视是指患者在中年之后,眼底出现的种种退行性变性,也称病理性近视。视力出现不可逆性恶化。玻璃体液化混浊产生飞蚊症。玻璃体有不完全后脱离时,可因视网膜受到不全脱离处的牵引而发生闪光感。
«
1
2
...
49
50
51
52
53
54
55
...
62
63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