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电脑视觉综合征
电脑视觉综合征已困扰着75%~90%每天经常使用电脑的人。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眼睛刺痛、乾涩、疲倦、红肿、发炎、视力模糊、衰退、近视或散光度数加深等。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是一种少见的多灶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症性疾病。典型地发生于青年女性近视患者,表现为后极部散在分布的黄白色病变,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内层脉络膜水平,呈自限性过程,通常不伴有眼前段和玻璃体炎症,多数患者视力预后良好。
低眼压性青光眼
低眼压性青光眼又称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具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盘(曾称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房角开放,而眼压始终在统计学正常范围内的一种青光眼。多无自觉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者,女性多于男性,单眼或双眼发病。本病的致病因素复杂,目前尚不了解其确切病因,可能由于视盘的组织结构差异,对眼压或缺血特别敏感而容易造成视盘损害及相应的视野缺损。本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控制或减缓病情发展。
倒睫
睫毛向后生长,刺激角膜及结膜导致不适的一种疾病有眼痛、流泪、怕光、眼异物感、巩膜(眼白)发红等表现目前常采取拔除倒睫、电解治疗、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等方法治疗如果及时治疗,预后良好,但可能复发;如果不治疗,最终会影响视力
单眼双下转肌麻痹
单眼双下转肌麻痹是指一眼的下直肌、上斜肌同时麻痹而导致的眼位上斜或伴有外斜。本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治疗也比较困难,采用多条肌肉分次手术、甚至双眼手术的方法进行手术。发病年龄以4~48岁为多,男性多于女性,左眼多见。
单眼双上转肌麻痹
单眼双上转肌麻痹是指一眼的上直肌和下斜肌同时麻痹。临床表现为患眼下斜视,多合并水平性斜视和上睑下垂。此种上睑下垂多为假性或混合性。单眼双上转肌麻痹临床少见,人群患病率尚未见报道。发病年龄为6~46岁,性别无明显差异,以右眼多见。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
单纯疱疹性葡萄膜炎是由于单纯疱疹病毒(HSV)侵入机体后,通过直接侵犯或通过诱发的免疫应答而引起葡萄膜炎。临床上可表现为前葡萄膜炎,也可以表现为后葡萄膜炎。前葡萄膜炎可伴有或不伴有角膜炎,后葡萄膜炎主要表现为视网膜炎或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目前最严重的常见角膜病,近几年有明显上升和加剧趋势。由于反复发作,重症病例增多,严重威胁视功能,加强对本病的研究,已成为眼科亟待解决的课题。
单纯疱疹病毒性巩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可引起巩膜炎或巩膜外层炎。巩膜外层炎是由于活动性HSV感染时病毒直接侵犯引起;巩膜炎是由活动性HSV感染时病毒直接侵犯或首次病毒感染后数天由病毒产生的免疫反应引起。
单纯性近视
概述单纯性近视多指眼球在发育基本稳定之后发展的近视。婴幼儿因眼球较小,均是远视,但随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若眼球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一般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下,眼底一般无明显变化,用适当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
«
1
2
...
46
47
48
49
50
51
52
...
62
63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