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新生儿乳房肿胀
新生儿乳房肿胀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第3~5天出现乳房肿大,大小从蚕豆大小到鸽蛋大小,男女均可发生,多于2~3周自行消退,一般不需治疗和处理。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母亲和孩子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血清胆红素升高主要症状为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可伴有贫血和肝脾大母亲的血型抗体进入胎儿血液,发生免疫反应导致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溶血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黄疸和贫血严重,可行光照治疗和换血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围生期缺氧缺血所致的新生儿脑损伤兴奋或嗜睡、肌张力增高或降低、神经反射异常、可有抽搐,重者出现呼吸衰竭新生儿围生期窒息,反复呼吸暂停,严重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心力衰竭等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中重度足月患儿可进行亚低温疗法
新生儿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炎
概述新生儿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炎是指新生儿经肠道感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肠道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和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发热、精神萎靡、哭闹不安、脱水等表现。
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是指l岁以内婴儿(包括新生儿)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分泌功能障碍,或胆管病变导致胆汁排泄减少或缺乏。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粪便颜色改变、胆汁酸增加,可伴或不伴肝大,质地异常,肝功能异常。部分患儿还可伴皮肤瘙痒、营养不良等。此处主要讨论的是在出生后3个月内发生的胆汁淤积。
新生儿脐炎
概述新生儿脐炎主要是因为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也可由于脐血置管保留导管或换血时被细菌污染而导致发炎。
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脐风”、“七日风”等,系由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产生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随着我国城乡新法接生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本病的发病率已经明显降低。但在偏远山区,农村及由私人接生者仍可发生。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为良性病变,多在生后6~10天发病,其特点为皮下脂肪组织出现无痛性结节及斑块,能自行消退,预后良好。
新生儿皮下坏疽
新生儿期一种严重的皮下组织急性感染快速起病的局部皮肤红肿、温度升高,并向四周快速扩散发病与新生儿皮肤功能、免疫功能、卫生情况有关早期手术治疗,并同时使用药物治疗、一般治疗等
新生儿脓疱病
新生儿脓疱病又称新生儿大疱性脓疱病或新生儿天疱疮,为新生儿常见的一种以大疱为主的急性传染性、化脓性皮肤病,发病急剧,传染性强。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好发于臂部、四肢、手足、颜面等部。
«
1
2
...
10
11
12
13
14
15
16
...
66
6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