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新生儿晚发败血症
病原体侵入血液并繁殖,导致新生儿生后3~28天发病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主要症状为体温不稳定,呼吸困难,皮肤出现黄疸、瘀点、瘀斑等主要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治疗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静脉应用抗生素,并注意并发症的早期处理
新生儿臀炎
新生儿臀炎(neonatal gluteal inflammation)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病,被尿、粪便浸湿的尿布未及时更换,尿中的尿素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产生氨,刺激臀部皮肤所致。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给患儿造成危害。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概述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NATP)是获得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一种类型,发病率低,类似于母婴红细胞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第一胎即可致病。不同于先天性ITP,本病患儿母亲不受影响,患儿易颅内出血死亡及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异源)引起的一种内分泌-代谢障碍综合征,其共同特点是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糖类代谢紊乱,对糖类的耐受性降低,血糖升高,并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新生儿糖尿病十分罕见而又治疗棘手,欧美发病率为1/(400 000~450 000)活婴。
新生儿失血性贫血
新生儿生后2周内,静脉血血红蛋白≤130g/L,毛细血管血≤145g/L,可诊断为贫血,新生儿失血性贫血临床表现因失血过程的急、缓及失血量的多少而异,新生儿失血可发生在产前、产时及生后三个不同时期。产前失血主要由胎-胎输血,胎-母输血、胎儿-胎盘出血及产前的某些诊疗操作所致,严重急性失血可出现休克,严重者可致死亡,须及时抢救;慢性小量失血,可以引起新生儿贫血和宫内发育不良,或出现轻度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一过性血清间接胆红素増高的现象新生儿全身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颜色发黄新生儿时期胆红素生产量大于排出量,导致体内血清胆红素过高多数无需特殊干预,加强喂养,多吃多排,密切观察,可自行消退
新生儿生理性腹泻
新生儿生理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体型较胖、常有湿疹,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
新生儿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新生儿肾上腺出血(neonatal adrenal hemorrhage,NAH)是新生儿期相对少见的疾病,主要见于产程延长、围生期缺氧、产伤、难产或窒息、心动过缓、严重感染、败血症休克、出血性疾病,如低凝血酶原症的患儿。出血中约10%是双侧性。新生儿肾上腺出血大多发生于生后3周内,很少见于胎儿期。
新生儿肾静脉血栓
新生儿肾静脉血栓(RVT)即新生儿肾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肾静脉主干和(或)分支血栓形成而致肾静脉部分或全部阻塞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肾脏。有学者报道,新生儿肾静脉血栓占新生儿死亡数的1.9%~2.7%,男女比例为2:1。
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侵犯新生儿鼻和咽部出现的急性感染称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由于新生儿鼻腔小,鼻道狭窄,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等生理特点,一旦其感染病原体,黏膜易充血、水肿而出现严重的鼻腔阻塞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
1
2
...
9
10
11
12
13
14
15
...
66
6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