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
肝内动脉-门静脉分流是指肝内动脉的血液向门静脉分流,即肝内动脉的部分血液不经过正常的微循环系统,而是直接在动脉和静脉之间流通,包括肝动脉-门静脉瘘。
肝内胆管结石
原发于左右肝管分叉处以上部位的结石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压痛,黄疸(皮肤巩膜发黄)等病因复杂,可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胆汁淤积等有关无症状时可定期观察,有症状时可采取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肝囊肿
肝囊肿是指发生于肝脏的囊性疾病一般无明显症状,囊肿过大时可能出现腹痛和腹胀等,部分可触及腹部包块主要为先天性因素,也有部分与肝内炎症、创伤、寄生虫感染等因素相关大多数不需要特殊处理和治疗,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肝淀粉样变性
概述肝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细胞外淀粉样物质沉着于肝血管壁及组织中引起的代谢性疾病,是全身性淀粉样变性的一部分。淀粉样物质可沉积于局部或全身,主要累及心、肝、肾、脾、胃肠、肌肉及皮肤等组织。通常以淀粉样原纤维的生化构成进行分类,一般为β-结构的淀粉样原纤维蛋白沉积。淀粉样变性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钙化性瓣膜病
概述钙化性瓣膜病是一种随年龄而增加的瓣膜老化、退行性变和钙质沉积所致的老年性疾病,亦被称之为老年退行性瓣膜病或老年心脏钙化综合征。其病变进展缓慢,但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心肌受累范围逐步扩大,可引起瓣膜的狭窄和关闭不全。主要见于60岁以上老人,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椎骨脱钙、瓣膜退行性变有关。
腓总神经损害
概述腓总神经损害是指由穿通伤、腓骨头骨折、代谢障碍、受压、外伤等因素导致。主要表现为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又称主动脉分叉闭塞综合征或末端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渐进性主动脉末端部分血栓形成综合征、终末主动脉髂动脉闭锁综合征、慢性腹主动脉髂动脉阻塞、孤立性腹主动脉髂动脉病。1940年Leriche描述了主动脉分叉处硬化性阻塞引起的下肢缺血综合征,故也称之为Leriche综合征。
腹膜疾病
腹膜是人体内最大的浆液性膜,面积约2m2,也是结构最复杂的膜,覆盖于腹腔、盆腔壁内和腹腔、盆腔表面,由间皮细胞和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构成,呈半透明状。衬于腹、盆腔壁的腹膜称壁腹膜,由壁腹膜折返并覆盖于腹腔、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称为脏腹膜。腹膜的结构组成有网膜、系膜、韧带、腹膜襞、腹膜隐窝和陷凹。腹膜具有分泌、保护、支持、吸收、修复等功能。
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纤维化又称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是指腹膜后的筋膜与脂肪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逐渐演变为纤维增生性疾病,病变可发展至腹腔、盆腔等组织。使腹膜后的空腔脏器受压而发生梗阻。
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
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是发生于腹膜后的淋巴结肿瘤样增生样病变,是一种良性病变。巨大淋巴结增生又称卡斯尔曼病、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巨大淋巴结病、血管瘤性淋巴错构瘤等,临床较为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于青年及中年发病,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临床上可分为单中心型和多中心型。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