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血吸虫病
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及入侵部位发生皮炎,慢性血吸虫病主要表现为肝损害感染日本血吸虫引起,其路径为皮肤接触含尾蚴污染的水源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可有出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肾脏损害、发热等因ADAMTS13基因突变、或患者体内产生抗ADAMTS13自身抗体致病治疗以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为主,还有免疫抑制、血浆输注等
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害
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害指微血管病性血栓形成导致的肾脏受累。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特征是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下降以及微血管内血栓形成。肾脏受累时多引起急性肾衰竭。TMA疾病谱很广,最常见典型和不典型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还包括红斑狼疮(SLE)相关性TMA、系统性硬化症、恶性高血压、先兆子癫、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放射性肾病、硬皮病肾危象、妊娠相关肾病等疾病。
血色病性心肌病
概述血色病性心肌病是血色病所致的心血管病变,主要由于铁过量沉积于心肌内,使心脏功能发生紊乱。当铁沉积影响心脏传导系统时,可产生各种心律失常。本病多发于男性,其发生率约为女性的10~20倍。约80%患者在40岁后发病,女性患者发病更晚。这是因为铁质的蓄积是逐渐进行的,只有当体内铁质日积月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产生症状。女性因通过月经失血而丧失铁,故可减轻铁质沉着,临床上不易表现出来或表现很轻。
血色病
血色病是铁代谢障碍导致体内组织和细胞损伤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色素沉着、进行性肝硬化、糖尿病“三联征”主要采取一般治疗、去铁治疗等早诊断、早治疗的患者通常预后良好,不影响寿命
血清病
血清病是指因输注异种血清导致的III型变态反应。广义的血清病则泛指外来抗原引起的上述反应,有人将其称为血清病样反应。在临床上常见于以兔或马血清制备的ATG/ALG治疗的患者。构成血清病免疫复合物的抗体球蛋白主要是IgG,但如IgE较多,则发病时血清通透性的增加更加明显。可有喉头水肿、低血压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凡抗原刺激下较易产生IgG与IgE这两类抗体者,也较易发生血清病。目前临床上引起血清病的血清制剂主要有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各种蛇毒抗毒素以及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等;引起血清病的药物主要为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水杨酸盐、保太松、苯妥英钠,以及右旋糖酐等巨分子药物。
血红蛋白尿所致急性肾衰竭
血红蛋白尿所致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红蛋白尿,通过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及收缩血管致使肾缺血等导致的急性肾衰竭。
血红蛋白病
概述血红蛋白病是指珠蛋白基因异常导致珠蛋白肽链结构或合成异常所致血液系统疾病。习惯上分为异常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类。
血红蛋白M病
概述血红蛋白M病是由于珠蛋白链氨基酸的组成发生改变导致的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素固定在高铁状态,影响血红蛋白正常携带氧气的功能,导致组织供氧不足的疾病。患者血液呈深棕色,无先天性心脏疾病,但自幼就出现口唇、皮肤、黏膜呈青紫色,并与劳累无关。
血红蛋白E病
概述血红蛋白E病是β珠蛋白肽链第26位上的谷氨酸被赖氨酸替代所致遗传性异常血红蛋白病。
«
1
2
...
28
29
30
31
32
33
34
...
265
266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