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小儿内脏幼虫移行症
内脏幼虫移行综合征又称单纯性嗜酸细胞增多性肺浸润征(PIE),PIE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肝肿大(儿科型),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游走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属一种肺部的变态反应性综合征。指无明显病因的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患者肺部出现短暂而易消失的浸润病变。
小儿脑震荡
脑震荡是指伤后立即发生的短暂性可逆的、不伴有脑组织结构可察觉损伤的脑功能丧失,虽然已将意识丧失的时间定义为“短暂的”,但确切的时间长短仍存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意识丧失应持续几秒或几分钟,多数认为意识丧失在半小时以内。
小儿莫拉雷脑膜炎
莫拉雷脑膜炎是一种良性,再发性、自限性的无菌性脑膜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又称良性再发性脑膜炎、良性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是一种急性发作性,良性经过的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曾称“良性复发性内皮细胞白细胞计数增多性脑膜炎综合征”,后定名为Mollaret脑膜炎。本病征为短暂的脑膜炎发作与无症状的间歇交替出现。
小儿慢性肉芽肿病
小儿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CGD)是致死性遗传性白细胞功能缺陷。临床主要特征为患儿对各种过氧化氢酶阳性菌属,如葡萄球菌、沙雷菌、曲酶属等高度敏感,反复发生慢性细菌感染,感染局部形成慢性肉芽肿,以皮肤、肺及淋巴结广泛肉芽肿性损害为特点。发病多在2岁以内,少数可晚至10岁以后。
小儿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BN)为一组病因不明的异原性疾病,又称为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慢性再生低下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无性别差异。可为先天性,也可为获得性,表现为持续数月至数年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无其他原发疾病。
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儿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ildhood chronicmyeloid leukemia,CCML)是一种少见的儿童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仅占儿童白血病的3%~5%。由于CCML罕见,诊治方法多借鉴成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治疗经验,对其发病、诊断、治疗的儿童特征及预后有待进一步追踪和探讨。成人CML中位发病年龄在45~50岁,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发病少见,性别间无差别,多见于10~14岁,3岁以下极少见。CCML临床及生物学特性与成人CML有显著差别。起病多较急,病程较短,预后较差,症状重,确诊第一年10%进入加速期,约2/3在第2~3年进入加速期。75%~85%的患儿平均4年进入急变期。
小儿曼氏迭宫绦虫病和曼氏裂头蚴病
小儿曼氏迭宫绦虫病和曼氏裂头蚴病(pediatric spirometra mansoni and sparganosis mansoni)分别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和曼氏裂头蚴寄生于人体的组织所致的疾病。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儿童时期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表现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呕吐、发热等轮状病毒感染所致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
小儿流涎
概述小儿流涎,即流口水,是指小儿口中唾液不自觉地从口腔溢出的现象。一般1岁以内的婴幼儿会出现流涎现象,但随着年龄增长,1岁左右会逐渐消失。若年龄大于2岁的小儿仍有流涎的现象,应警惕是否为异常病症表现。
小儿流感病毒肺炎
流感病毒肺炎是一种严重的间质性肺炎,有时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或循环系统,本病多发生于弱小婴幼儿,集中于6个月至2岁的年龄阶段,流行多见于冬春寒冷季节。乙型流感病毒肺炎一般较甲型所致者为轻。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