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被迫害妄想症
被迫害妄想症是一种慢性进行且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妄想为主的疾病。盛行率估计值约0.03%,发生率没有男女的性别差异,多在成人中期或晚期发病。妄想症患者的妄想是“非怪异性”的,也就是说内容会牵涉到日常生活可发生的情境内容,例如被跟踪、下毒、爱慕、家人欺骗或陷害等。一般来说,妄想症患者没有幻觉的症状,少部分会有和妄想主题相关的触幻觉或嗅幻觉。除了跟妄想相关的内容可能受影响外(例如怕被黑道追杀而躲在家中),其余的行为、外观等都很正常,患者的人格、智能以及他和环境间的关系并没有太大的障碍发生。
被害妄想症
以被害妄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偏执性精神障碍症状主要表现为敏感多疑,常毫无根据地推理和判断,伴有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器质性疾病、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主要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心理治疗
暴食障碍
以周期性出现的暴食行为为特征的进食障碍在短时间内无法控制地大量进食,进食后后悔,通常不会出现代偿行为个体和环境因素在暴食障碍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心理治疗改善认知,降低暴食行为。对躯体症状采用药物治疗
艾滋病恐惧症
对艾滋病有极度恐惧感并伴有回避行为的一种特定恐惧症表现为对艾滋病,或自己可能患艾滋病感到担忧恐惧,常伴有回避行为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高危行为有关主要采用心理治疗,伴有比较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
阿斯伯格综合征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一种,是不包含语言和认知发育延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有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及行为方式刻板,不伴有言语和智力障碍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可行教育训练及药物治疗
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阿片类物质是指任何天然的或合成的对机体产生类似吗啡效应的一类物质,较常见的阿片肽物质有吗啡、可待因、海洛因等,阿片类物质大多数也是药物。阿片类物质是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毒品。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指长期接触阿片肽类物质,导致机体出现中毒、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等一类躯体和心理症状的症候群。1993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毒者的终生患病率为1.08%,男1.94%,女0.22%,1996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毒率有明显上升,终生患病率为1.60%,男2.58%,女0.57%。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眨眼症
眨眼症是指眼睑眨动不受认为控制的眼病,临床上以儿童多见。轻者双眼外观如常,重者见上睑结膜血管模糊,滤泡形成,球结膜充血,角膜混浊,水肿等。眨眼症与抽动症的区别眨眼症和抽动症是存在本质区别的。眨眼症一般为单纯性的眨眼或眼部疾病,抽动症是神经精神性疾病,除了眨眼之外还伴有其他肌肉抽动。眨眼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频繁眨眼睛可能与眼部疾病,比如角膜炎、眼睛干涩,或者是眼睛刺痛、结膜炎、眼睛疼痛等有关。抽动症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眨眼,同时还有面肌抽动、鼻翼扇动或者是嗓子发出咕咕声、异常声音,以及清嗓子等动作。一般抽动症没有眼部疾病,主要是基底核病变、神经精神因素导致的。儿童出现频繁的眨眼睛,以及其他肌肉抽动等伴随动作,或者是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小儿眨眼症
概述小儿眨眼症,是指小儿单侧或双侧眼睛频繁眨眼,通常与小儿过度用眼,眼部发育不良,或病原体感染有关。小儿出现频繁眨眼时,家长应注意小儿用眼卫生,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诊。
皮肤行为症
皮肤行为症为精神状态异常所致的疾病,是一种皮肤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多采用自身损伤皮肤的方法释放情绪紧张以达到快感。此种不良行为经过长时期不断重复,成为一种强迫性不易控制的顽固性习惯。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
寄生虫妄想
概述寄生虫妄想是指患者无根据但顽固地认为自己皮肤感染了寄生虫。临床主要表现为自觉皮肤有虫爬感或虫咬感、瘙痒,部位不固定,皮肤外观可完全正常或因搔抓等出现表皮剥脱、溃疡、结痂等损害。有皮肤损害者可予以相应处理,并可进一步选择心理治疗、抗精神病药物等治疗。
«
1
2
...
24
25
26
27
28
29
30
...
36
3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