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肺部结节
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肺部阴影结节较小时多无明显症状,病情进展可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表现多种疾病均可表现为肺部结节,如肺错构瘤、肺结核球、肺癌等以病因治疗为主,如抗结核、抗肿瘤等治疗
肺癌转移
概述肺癌转移是指原发于肺部的恶性肿瘤,通过直接浸润、血行、淋巴或脱落后种植等方式转移到肺内或肺外的组织或器官,形成新的病灶。其临床表现除肺癌常见的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外,还出现相应转移部位受损的表现。
肺癌骨转移
肺癌转移至骨组织称为肺癌骨转移可有骨痛、病理性骨折、肢体麻木、高钙血症、焦虑、抑郁等症状肺部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淋巴转移至骨组织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肺癌原发病治疗、止痛、双膦酸盐和心理支持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一组常见的、高度异质性的淋巴造血组织恶性肿瘤常表现为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发热、体重下降等可能与感染、免疫功能缺陷或被抑制、物理、化学、遗传等有关化疗和单克隆抗体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乏特壶腹周围癌
乏特壶腹周围癌系指生长在乏特壶腹、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内侧壁癌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在癌肿较小时即可引起胆总管和主胰管的梗阻。病程进展缓慢,黄疸出现早,手术切除率60%左右,五年生存率40%~60%。
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的肾损害
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的肾损害是指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肿瘤自身发展或治疗药物或措施所致的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和肾小管功能异常的肾脏疾病。
恶性肿瘤相关炎性肌病
恶性肿瘤相关炎性肌病(malignant tumor associated inflammatory myopathy)约占所有特发性炎性肌病的10%(6%~60%)。恶性肿瘤患者常并发各种肌病,包括炎性肌病,如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和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等,临床较常见,患者年龄越大,发生的机会越多,且在病理形态学改变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恶性肿瘤相关性肾损害
恶性肿瘤相关性肾损害(renal lesion associated with malignant tumor)主要指肾外肿瘤引起的肾损害。肿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损害肾脏,血液系统肿瘤最常侵犯肾脏。各型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及躯体、脏器肿瘤等均可损害肾脏。肺癌、乳腺癌、胃癌等是引起肾脏损害的常见实体恶性肿瘤,而直肠、胰腺、头颈部、胆道、肝脏肿瘤等较少见。血液系统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淋巴肉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均可引起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是引起肾脏损害和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近20%的骨髓瘤患者存在肾衰竭。良性肿瘤引起肾脏损害较少见,子宫肌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肝细胞腺瘤、良性卵巢肿瘤、嗜铬细胞瘤等可能引起肾脏损害。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
恶性肿瘤所致贫血是指造血组织以外的各种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贫血。其贫血表现类型和程度因恶性肿瘤种类、病程、治疗方法不同而各异。临床表现随肿瘤种类、发生部位及转移扩散程度不同而异。消化道肿瘤贫血发现较早,症状重,常与其易引起出血和合并营养吸收障碍有关,甚至贫血为肿瘤的首发症状而引起注意。
恶性实体肿瘤相关性肾脏疾病
广义的恶性实体肿瘤相关性肾脏疾病是指由于肿瘤直接侵犯肾脏、免疫机制影响及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等肿瘤代谢异常所引起的肾损害。狭义的恶性实体肿瘤相关性肾脏疾病则是指由免疫机制所致的肾脏损害,又称副肿瘤性肾小球病,以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最常见。
«
1
2
...
68
69
70
71
72
73
74
...
76
77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