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肠系膜肿瘤
肠系膜肿瘤多为实性肿物,而恶性肿瘤约占实性肿物的60%,以恶性淋巴瘤最多见,其他的有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神经纤维肉瘤等。恶性肿瘤除腹痛及腹部包块外,尚有消瘦、贫血及肠梗阻等症状。原发性肠系膜肿瘤是发生于肠系膜组织的少见病,多见于男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隐匿,早期常无特异性表现,临床误诊率高。
肠系膜囊肿和肿瘤
肠系膜囊肿和肿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囊肿可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如肠源囊肿、结肠系膜浆液性囊肿、皮样囊肿等。另外尚有寄生虫性囊肿、外伤性(出血性囊肿、炎性囊肿)等。肿瘤大多为实质性肿物,可以为良性或恶性,恶性肿瘤约占实质性肿物的60%。浆液性囊肿覆有间皮细胞,一般发生在横结肠系膜和乙状结肠系膜,囊肿大小不一,自数厘米到20厘米不等,多为单发性单房囊肿。肠系膜囊肿常有完整的包膜,孤立的囊肿可作囊肿摘除术,如囊肿与肠管关系密切或与系膜血管粘连紧密,可连同部分小肠一起切除。恶性肿瘤就诊时往往已不在病程早期,根治切除率较低,其预后甚差。
侧脑室肿瘤
侧脑室肿瘤(lateral ventricular tumors)是指位于侧脑室内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0.75%~2.8%,占脑室系统肿瘤的44.7%。侧脑室肿瘤可起源于侧脑室壁、脉络膜丛以及异位组织,其具体发生的部位、病理性质和临床表现等各不相同。侧脑室分为5个部分,前角、颞角(下角)、枕角(后角)、体部和房部(三角区)。前角在额叶,体部在中央叶与顶叶,后角在枕叶,下角在颞叶。侧脑室肿瘤多发生于侧脑室的前部及三角区。一般侧脑室前部以胶质瘤为多见,后部多发生脑膜瘤,脉络膜乳头状瘤则多发生于三角区,并可向脑室的其他部位延伸,有时可通过室间孔而长入第三脑室。侧脑室周围脑组织、丘脑或室管膜下生长的胶质瘤也可长入脑室内。
残胃平滑肌肉瘤
残胃平滑肌肉瘤是指因胃的良性或恶性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术若干年后,残胃内又发生的肿瘤。大多数学者认为,胃良性疾病术后5年,恶性疾病术后10年于残胃发生的癌肿统称为残胃癌。
残胃淋巴瘤
概述残胃淋巴瘤是指患者在因胃良性病变行胃部分切除术后5~10年以上发生的淋巴瘤。临床上较少见,可表现为腹胀、上腹不适、反酸、嗳气等,通过手术治疗结合放疗、化疗进行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残胃癌
在部分胃切除术后,剩余的胃部发生的癌症症状有上腹不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黑便等常见危险因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高盐低蛋白饮食、胃切除手术方式等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
瘢痕癌
瘢痕癌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皮肤瘢痕或瘢痕疙瘩发生癌变而形成的皮肤癌。瘢痕癌是在瘢痕或瘢痕疙瘩形成的基础上,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逐渐病变发展而成,多由于瘢痕奇痒而挠抓,摩擦致瘢痕破损和糜烂,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恶变而成。法国MarjoIin于1828年最早描述了恶性溃疡的特点,其后学者也就把瘢痕癌称为MarjoIin溃疡。瘢痕癌多见于烧伤瘢痕,男多于女,老多于少,好发于肢体。
贲门肿瘤
发生于食管与胃交界处的肿瘤肿瘤较小无明显症状,增大可出现胸骨后不适、吞咽困难、腹部不适、腹痛等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不健康及有胃癌家族史者为高危人群
病理性骨折
因骨骼本身疾病,在无外力或仅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骨折部位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血等,骨折错位严重的可有畸形、活动障碍等可由骨肿瘤、骨质疏松症、骨感染、骨的发育障碍等疾病引起同时处理骨折和原发疾病,采取药物、外固定、手术等治疗
膀胱肿瘤
发生在膀胱的肿瘤性疾病主要症状是血尿、尿频、尿急及排尿困难等尚不明确,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及长期接触联苯胺、β-萘胺等治疗以手术为主,恶性肿瘤常联合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