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护理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其特点是起病急、疼痛剧烈,脓肿自行破溃后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优质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性哮喘
2014 GINA 指南对哮喘的定义:哮喘为一种异质性疾病,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包含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呼吸道症状病史,如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同时具有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临床上发现哮喘的临床特征、气道炎症等具有不同表型,职业性哮喘即为临床特征表型之一,属特殊类型哮喘。职业性哮喘是指由于接触职业环境中的致喘物质后引起的哮喘。典型的职业性哮喘表现为工作期间或工作后出现咳嗽、喘息、胸闷或伴有鼻炎、结膜炎等症状。症状的发生与工作环境有密切关系。其发病率还与致喘物的性质有关,如在长期接触致喘物异氰酸酯的工人中,职业性哮喘的发病率为5%~10%,在从事去污剂工业而长期与蛋白水解酶接触的工人中,其发病率达到50%甚至更高。随着工业发展,我国职业性哮喘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诊断职业性哮喘和筛查职业性致喘物最有诊断价值的方法。避免与致敏原接触是治疗职业性哮喘最重要的措施。
脂质代谢异常
脂质代谢异常是指脂类物质在体内合成、分解、消化、吸收、转运发生异常,使各组织中脂质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身体机能的情况。脂质代谢异常是一种生理病理过程。血液中主要脂质有胆固醇、三酰甘油(TAG)、磷脂(PL)和游离脂肪酸。
脂质沉积性肌病
脂质沉积性肌病(LSM)是指在肌肉中有异常含量的脂质沉积,且为主要的病理改变。本病为肌肉长链脂肪酸氧化过程缺陷所致的代谢性肌病,是神经系统脂肪代谢遗传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
脂肪性肝硬化
脂肪性肝硬化是指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无过量饮酒)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如果未经治疗,日积月累脂肪大量蓄积,影响自身的血液、氧气供应及代谢,造成肝细胞肿胀、炎症浸润及变性坏死,发展至脂肪性肝炎,并渐至肝脏纤维增生,乃至发展成脂肪性肝硬化。这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个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一种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脂肪肝患者早期大多无明显症状,一旦发展为肝硬化,其预后不佳。
脂肪泻
脂肪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以致营养物质不能完全吸收,而从粪便中排出,引起营养缺乏的临床综合征群,亦称消化不良综合征。由于患者大便内排出过多的脂肪,又称小肠吸收不良,也被称为油花样腹泻。原因多见,如吸收不良综合征、胆盐和胰消化酶缺乏、小肠炎或憩室病、肠源性脂肪代谢障碍、胃泌素瘤或乳糜管不能吸收脂肪等。典型脂肪泻的粪便为色淡,量多,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具恶臭。
脂肪痢
概述脂肪痢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消化、吸收障碍,以致营养物质不能完全吸收,粪便中有过多的脂类排出。典型脂肪痢的粪便色淡、量多、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具恶臭。
脂肪肝患者护理
脂肪性肝病是指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在肝脏过度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而且发病年龄日趋提前。目前我国脂肪性肝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第二大肝病。临床上脂肪性肝病则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分。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对脂肪肝患者食欲缺乏、肝区不适现存或潜在问题的护理以及生活方式的指导,非常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脂肪肝
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疾病可无症状,或有乏力、上腹不适等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脂肪肝轻度可自愈,中重度需要药物治疗
脂蛋白肾小球病
概述脂蛋白肾小球病是近年来认识的一种新的肾脏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脂质代谢异常和蛋白尿,病理特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襻腔中存在脂蛋白栓子,其内含有载脂蛋白E成分。多数病例呈散发性,少数为家族性发病。
«
1
2
...
5
6
7
8
9
10
11
...
265
266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