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巴尔通体病
巴尔通体病由杆菌状巴尔通体所致的感染,一般称为人巴尔通体病。因1855年秘鲁Daniel Carrion首先报道了此病的症状和体征,故又称为卡里翁病。白蛉为其传播媒介,临床表现有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以急性发热与溶血性贫血为主的奥罗亚热及以皮肤病变为主的秘鲁疣。
巴贝虫病
巴贝虫病是由巴贝虫属的红细胞内寄生的血液原虫,通过蜱类媒介感染所致人兽共染的寄生虫病。人巴贝虫病,急性发病时颇似疟疾,临床以间歇热、脾大、黄疸及溶血等为特征。
B型血友病
B型血友病又称乙型血友病、PTC缺乏症、血浆凝血活酶成分缺乏综合征,是凝血因子Ⅸ缺乏所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属性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出血症状较A型血友病轻,重症病人无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
B链球菌群感染
B链球菌属条件致病菌,可定植男性和女性生殖道、肠道和尿道,可经性传播。新生儿可直接自母体,或分娩时由母体生殖道寄殖菌上行感染。成人中B组链球菌感染少见,以产妇为主,少数情况下亦可为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慢性肝功能不全、HIV感染、恶性肿瘤、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患者。
Brugada综合征
有明显遗传倾向的原发性心脏病,常因伴发心室颤动导致猝死临床表现为反复晕厥发作,心脏性猝死由于编码心肌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引起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而发病治疗主要包括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导管消融治疗、药物治疗
氨基酸代谢病
又称氨基酸病,氨基酸尿症,当神经系统受累时,通常只出现轻度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直到发病2~3年后才有明显症状。像其他遗传性代谢性疾病一样,氨基酸病不影响胎儿的子宫内生长发育或分娩,早期可无体征。苯丙酮尿症、酪氨酸血症和Hartnup病是临床上3种重要的儿童早期氨基酸病,是由于生化缺陷导致的典型疾病。
氨基甘氨酸尿
氨基甘氨酸尿(aminoglycinuria)是一种以尿中脯氨酸、羟脯氨酸及甘氨酸排出增多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本病属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因本病是偶然被发现,一般不影响健康,无需治疗。
艾滋病相关复合征
艾滋病相关复合征(ARC)或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又称副艾滋病(para-AIDS)或艾滋病前期,是艾滋病早期非特异性的前驱症状。目前尚无公认和一致的艾滋病相关复合征定义。
艾滋病神经系统损害
概述艾滋病神经系统损害是指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基础上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自身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脑卒中和治疗药物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常表现为头痛、畏光、恶心、呕吐、发热、感觉障碍、意识模糊、全身强直等。
艾滋病潜伏期
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起至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常无艾滋病相关症状需要采取抗HIV治疗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达到正常寿命,若进展快且治疗不积极,几年内可发生死亡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