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毛孔粗大
当皮肤老旧角质积聚越多,会使肌肤变厚、变粗糙,毛孔变粗大,肌肤也因为无法顺利吸收水分与保养成分,变得暗沉、干燥,加速刺激油脂分泌量,毛孔会再度变大。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逐渐失去弹性,毛囊周围缺乏支持结构,也很容易使毛孔显得比较大;外油内干的皮肤环境,也会使毛孔变得粗大。平时应该多注意皮肤的日常护养。皮肤组织的老化、萎缩,皮肤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通常到了某个年龄段,皮肤毛孔就会出现松弛,血液循环也会逐渐不流畅,皮肤代谢开始变慢。
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
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是指存在于皮肤和胃肠道的海绵状或毛细血管状血管瘤。1958年由Bean首先描述,故称Bean综合征。本征系胚胎期分化发育障碍所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溃疡性皮肤结核
又称为腔口部皮肤结核、溃疡性粟粒结核病,是内脏结核患者腔口部皮肤或黏膜的结核杆菌感染,常见于男性患者。本病是自身接种结核杆菌的表现,常见于活动性结核伴抵抗力明显低下者。临床表现是伴有内脏活动性结核患者发生腔口部、黏膜的溃疡性损害。治疗以抗结核治疗为主。
胫前黑斑
概述胫前黑斑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腿上一碰就一大片瘀青,还没消掉,又一出现一大块,导致小腿伸侧出现黑褐色的色素沉着斑。
结节性脂膜炎
是一种原发于脂肪小叶的非化脓性炎症以全身各处反复出现皮下结节主要症状,可累及多系统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因素等有关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出现内脏受累时对症治疗
接合菌病
接合菌病是由接合菌纲所属的病原菌所引起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条件性感染。接合菌纲属接合菌门,是一类较为原始、生长迅速、分布广泛的陆生真菌,大部分存在于植物腐败物和土壤中。接合菌纲包括7个目和30个科。但只有毛霉目和虫霉目具有医学重要性。毛霉目病原菌包括毛霉科的根霉属、犁头霉属、根毛霉属、毛霉属和囊托霉属以及小克银汉霉科、被孢霉科、瓶霉科、共头霉科和枝霉科中的多种真菌。虫霉目病原菌包括蛙粪霉科中的林蛙粪霉以及虫生链壳科的冠状耳霉和异孢耳霉。此病在世界范围都有分布。近年随着免疫缺陷人群的扩大,该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一组来源于T细胞的恶性淋巴瘤,不同的分型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分子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局部的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的B症状病因尚不清楚,主要与基因突变、长期炎性刺激等相关不同的分型治疗方案存在差异,主要有化疗、手术治疗、靶向治疗、放疗等
继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
继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FCCL)最常发生于淋巴结,也可发生于结外,如脾脏、胃肠道、骨髓、扁桃体和皮肤等。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稍多见。FCCL中小裂细胞性多见。FCCL的大细胞性虽属中等恶性,一般为低度恶性。小裂细胞性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为70%。混合细胞性和大细胞性5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45%。
寄生原虫皮肤病
寄生原虫皮肤病是指由寄生在人体的原虫引起的皮肤损害。原虫性皮肤病主要包括皮肤阿米巴病、滴虫病、利什曼病、弓形虫病等,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滴虫、利什曼原虫及弓形虫等感染引起。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发病机会较多。
寄生蠕虫皮肤病
寄生蠕虫皮肤病是指蠕虫寄生在人体皮肤或皮下组织引起的皮肤慢性炎症。蠕虫多数可以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内,少数寄生在皮肤组织。此类疾病以皮肤无痛性结节、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等为主要表现,有的皮下结节可有触痛和捻发音。
«
1
2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
110
111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