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苯中毒
苯中毒可分为急性苯中毒和慢性苯中毒。急性苯中毒是指口服含苯的有机溶剂或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生理过程;慢性苯中毒是指苯及其代谢产物酚类直接抑制了细胞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影响了骨髓的造血功能。临床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持续减少,最终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
苯海拉明中毒
苯海拉明是乙醇胺的衍生物,为临床常用的H1受体阻断剂,抗组胺效应不及异丙嗪,持续作用时间较短,镇静作用两药一致,有局麻、镇吐和抗M胆碱样作用。临床中毒病例并不罕见,尤以儿童误服过量引起的中毒多见。本类药可促使嗜铬细胞瘤释放儿茶酚胺。长期使用突然停药可引起撤停反应。
苯丙胺中毒
概述苯丙胺中毒常由短期内过量使用苯丙胺类药物或毒品(麻果、冰毒、摇头丸等)所致,苯丙胺类药物为非儿茶酚胺类中枢兴奋剂,有显著的中枢兴奋及外周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作用,中毒表现为欣快、多语、兴奋躁动、震颤、高血压、癫痫发作、昏迷等。
钡中毒
钡(Ba)为稍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只有可溶性钡盐才能引起急性中毒。钡及其化合物可由呼吸道、消化道及受损的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静脉用药致死。血液里的钡离子在24小时内大部分迅速转移到肌肉和骨骼,之后肌肉内钡逐渐减少,骨骼中逐渐增高,蓄积量可达吸收总量的65%。钡主要经粪便和尿排出,母体内的钡可通过胎盘屏障和乳汁进入胎儿、乳儿体内。钡离子对横纹肌、平滑肌和心肌均能产生过度的刺激和兴奋作用,最后导致麻痹;钡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低钾血症。口服氯化钡中毒剂量为0.2~0.5g,致死量为0.8~0.9g。钡中毒早期表现为胃肠刺激症状。以后也可能产生麻痹,并有面部青紫,四肢发冷、出冷汗、肌肉震颤、抽搐、舌肌及咽喉麻痹而发生语言障碍等。
百草枯中毒
百草枯中毒指接触百草枯后导致多脏器功能损伤,尤其是肺的损害的疾病常有恶心、呕吐、全身烧灼痛、呼吸困难等表现常因自杀口服、误服、皮肤接触百草枯引起主要为血液净化治疗,可辅以药物等治疗
氨气中毒
因接触过量的氨气引起呼吸系统、眼、皮肤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眼痛、皮肤灼痛、窒息、昏迷等表现与短时间内大量接触氨气有关,常见于化肥厂、化粪池、皮革厂等生产环境一旦发生中毒,需迅速远离污染源,清洗,采取氧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氨基甲酸酯类用作农药的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也用作灭蚊药、灭蟑药。该类农药分为五大类:①萘基氨基甲酸酯类,如西维因;②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叶蝉散;③氨基甲酸肟酯类,如涕灭威;④杂环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呋喃丹;⑤杂环二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异索威。除少数品种如呋喃丹等毒性较高外,大多数属中、低毒性。中毒表现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类似,易混淆;阿托品是其特效解毒药;禁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
阿托品中毒
口服或者注射过量阿托品引起的中毒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热、瞳孔放大、躁动、意识改变等通过呼吸循环支持、镇静、抗癫痫等一般治疗,必要时用毒扁豆碱解毒少量阿托品中毒症状轻者可自愈,大多需要及时治疗
阿片类药物中毒
阿片类药物包括阿片、吗啡、可待因、复方樟脑酊和罂粟碱等,以吗啡为代表(阿片含10%的吗啡)。吗啡主要在肝内代谢,24小时内经肾排出,48小时后尿中仅有微量。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为先兴奋,后抑制,以抑制为主,首先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继之影响延脑,抑制呼吸中枢和兴奋催吐化学感受区。吗啡能兴奋脊髓,提高平滑肌及其括约肌张力,减低肠蠕动。大剂量吗啡可抑制延脑血管运动中枢,使周围血管扩张,导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子宫腺肌瘤
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间,并形成相对局限的瘤体占位性改变主要症状是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剧、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子宫不均匀增大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需要、临床症状及病灶特点个体化制定具体治疗方案子宫腺肌瘤复发率较高,但进行子宫切除后通常可以根治
«
1
2
...
19
20
21
22
23
24
25
...
54
55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