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攻击性人格障碍
攻击型人格障碍和爆发型人格障碍均归类为冲动型人格障碍。主要特征为情绪不稳定及缺乏冲动控制能力,暴力或威胁性行为的爆发很常见。尤其是受到他人批评,尊严受到侵害时症状更加明显。这类人格常因外界的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自己完全不能克制,时常出现暴烈的攻击行为。这种突变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和平时判若两人,他们在不发作的时候会为所作所为感到懊悔、苦恼,但不能防止再发。这种冲动的行为也可以因少量的酒精刺激而引起。
攻击行为
概述攻击行为是指任何有意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攻击行为是有意图的行为,攻击行为是外显性的行为,攻击行为是伤害性的行为是攻击行为的3个主要特点。攻击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可发生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各种社会情境中。
更年期抑郁症
发病于更年期的抑郁症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偏执和睡眠障碍与遗传、神经内分泌、生化变化、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可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
更年期性精神病
更年期精神病是一组在更年期(女性45~55岁、男性50~60岁)首次发病,并以情感抑郁、焦虑或幻觉妄想为主要症状,伴有植物神经与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精神疾病。根据表现不同分为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抑郁症和更年期偏执状态三种情况。不论是更年期抑郁症或更年期偏执状态,均发病缓慢,病程长。主要特征为阵发性潮热、多汗、焦躁、忧虑、恐惧、易激惹或神经衰弱。还伴有肢体麻木、浮肿、乳房胀、腰酸、腹痛等躯体不适。更年期的妇女应充分认识这些心理变化的规律,做好自我调节。
更年期偏执状态
更年期偏执状态是一组初次发病于更年期,以妄想,焦虑不安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常见于女性。常伴幻觉、内分泌功能失调和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的人格多保持完整,病程较长,不发生精神衰退。除妄想外无其他思维障碍。在ICD-10中,更年期偏执状态被纳入其他持久妄想性障碍中,CCMD-3和DSM-Ⅳ中未列入。
高三综合征
是指高三学生面临激烈的高考竞争的压力,以及伴随着青春期成长肌体生化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年轻人对学习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进而引发多种心身疾患。多见于面临毕业的高三学子,又有对高考制度弊端充分认识而遭受压力的过程,亦可指重大决定前的兴奋、焦虑心情。
高功能抑郁症
“高功能”抑郁症是近年出现的新词,用于指抑郁症的一种特殊表现。这些患者由于职业需要或其他原因,把愤怒、焦虑、忧郁等真实情感隐藏起来,表现为表面正常,内心痛苦,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很开心或很平静,生活上没有什么异常,内在却承受着抑郁。“高功能”抑郁症不属于医学专业名词,它借用了高功能自闭症这一名词中“高功能”一词的含义,即患者虽有抑郁症或自闭症的症状,但仍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感应性妄想性障碍
感应性妄想性障碍即感应性精神病,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表现的疾病,往往发生于同一环境或家庭中长期相处、密切接触的亲属或挚友中,如母女、姐妹、或夫妻和师生等,一般为两例患者,其精神症状极为相似,1例患者为原发者,另1例为被感应者,故Lasegue和Falret以"“二联性精神病”的名称首先作了报道。偶有报道可超过两例患者,称作三联性精神病或四联性精神病等。感应性精神病为Lehman于1883年提出的。关于感应性精神病的分类学问题国际上看法也不全一致。ICD-10分类中将感应性妄想性障碍列入“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及妄想性障碍”一大类。在CCMD-III中,接近ICD-10的分类在“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一大类中列出感应性精神病为其中一条。还有的分类列入“非典型精神障碍”中。
粪便嗜好症
一种性变态行为,个体需要从粪便的接触中获得性快感对粪便表现出特殊偏好,包括但不限于涂抹、进食等目前病因不明以心理治疗为主,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分裂型人格障碍
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情感冷漠和人际关系缺陷为核心特征的一种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情感冷漠和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与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可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