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外阴血管外皮细胞瘤
外阴血管外皮细胞瘤特点是瘤细胞在基底膜外增殖,可表现为良性,也可表现为恶性。恶性者可称为血管外皮肉瘤,也可统称为血管外皮瘤。表现为外阴缓慢生长的不规则肿物,无痛。肿块位置较浅表,质软。
外阴血管瘤
外阴血管瘤多属先天性,大多于出生时或出生后数周出现,在围绝经期和老年期也可出现。血管瘤是由于血管异常排列及分布而发生的。患者可有外阴压迫症状和垂重感。什么是外阴血管瘤外阴血管瘤是胚胎期血管母细胞发育异常而形成的,是发生于外阴部的良性肿瘤。外阴血管瘤没有特殊确切病因,大多数是与先天遗传学或者是与外界环境刺激有关,常出现于大阴唇,可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肿瘤的大小、形态、颜色各不相同。一般无症状,但大的血管瘤会引起阴部肿胀、疼痛等现象。对于小的外阴血管瘤,如果没有症状出现,可以不用处理,因为绝大部分可以逐渐自行消退。如果经观察仍不消退,血管瘤也比较大,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药物、手术切除、冷冻、激光、放射等方式进行治疗。大多数外阴血管瘤虽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外阴血管瘤不见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治疗以后注意外阴卫生,预防感染。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复查。
外阴象皮肿
外阴象皮肿指外阴皮肤异常肥厚、肿胀、粗糙、皮纹增加、质地坚韧,形如象皮。丝虫病、结核病、梅毒等疾病均可引起本症。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概述肉瘤是指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间叶组织包括骨骼肌、平滑肌、骨和软骨、血管、淋巴管、纤维组织等。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是肉瘤的其中一个病理亚型。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主要表现为外阴无痛性包块。
外阴纤维瘤
外阴纤维瘤是发生于外阴纤维组织的肿瘤,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生长缓慢,一般不恶变。一种由疏松纤维组织构成的纤维瘤称为软纤维瘤或软垂疣、皮赘。纤维瘤常生长于大阴唇,质硬、光滑,色如正常皮肤或呈深红色,可推动或有蒂呈悬挂状,表面可有溃疡和坏死。
外阴神经纤维瘤
外阴神经纤维瘤为孤立的肿块,常位于大阴唇。外阴神经纤维瘤常为全身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一部分,大约18%神经纤维瘤累及外阴。其生长缓慢,发生在青春期后通常无疼痛感,很少恶变,但妊娠时可有明显增大。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
概述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是包括外阴上皮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在内的一组外阴病变,属外阴癌癌前病变。
外阴上皮内瘤变
外阴上皮内瘤变(VIN)是一组外阴病变,是外阴癌的前期病变。年轻患者的VIN常自然消退,但60岁以上或伴有免疫抑制的年轻患者可能转变为浸润癌。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分为1级(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过度增生和异型细胞的改变,局限于上皮的下1/3。2级(中度不典型增生):上皮层上述变化发生于上皮的下2/3。3级(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上皮层的变化超过2/3。原位癌的不典型增生累及整个上皮层,但未穿透基底膜。
外阴色素痣
外阴皮肤色素细胞生长过度而形成色素痣。生长于外阴部的痣长期受到刺激如挤压、摩擦、异常分泌物等,有恶变的可能,故需重视。
外阴乳头状瘤
外阴乳头状瘤为上皮来源的肿瘤。病变多发生在大阴唇,也可见于阴阜、阴蒂和肛门周围。外阴乳头状瘤分为两类,即乳头状瘤与疣状乳头状瘤。此外还有一种以上皮增生为主的纤维乳头状瘤,可视为外阴乳头状瘤的一种亚型。该病比较少见。肿瘤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发病年龄大多在40~70岁。外阴纤维乳头状瘤也比较少见。病变生长缓慢,可无症状,但也可有外阴瘙痒及局部炎症病史。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