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恶性汗腺汗孔瘤
恶性汗腺汗孔瘤,又称小汗腺汗孔癌,是最常见的恶性汗腺肿瘤,约占小汗腺癌的一半。临床表现为疣状的斑块或息肉状,好发于肢体和头皮。女性较常见,好发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73岁,儿童少见。
滴虫性龟头炎
概述滴虫性龟头炎又称滴虫性包皮龟头炎,是由毛滴虫引起的,发生于男性龟头包皮部位的轻度暂时性糜烂性炎症,为性传播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龟头部出现丘疹、红斑及水疱,水疱可形成轻度溃烂面,患者有自觉瘙痒,经药液湿敷结合抗滴虫药物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低位肛瘘
指外括约肌深部以下肛周出现的感染性通道常有流脓、红肿、疼痛、瘙痒等表现常由肛周脓肿、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肛周外伤感染等引起主要为手术治疗,可辅以非手术治疗等
导管隧道及皮肤出口感染
在腹膜透析时,导管隧道及皮肤出口处因感染而导致的发热、相关局部红肿热痛和(或)肉芽组织增生的并发症,称为导管隧道及皮肤出口感染。此为腹膜透析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拔除导管的主要原因,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导管隧道及皮肤出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由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引起。感染可发生于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过程中的任一时间,可导致反复发作的腹膜炎、置管失败及住院时间延长。
丹毒
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皮肤及皮下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水肿性红斑,迅速向四周扩大引起丹毒的病原体主要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损伤处侵入需要积极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瘢痕体质
皮肤创伤后容易发生瘢痕增生的一种病理状态伤口愈合后,表面瘢痕持续性增大对增生瘢痕进行药物、激光、放疗及手术治疗等瘢痕体质难以改变,但治疗可以抑制瘢痕增生
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为创面愈合后皮肤内纤维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的皮肤良性肿瘤一般伴有明显的瘙痒、刺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质量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某些人的特殊体质有关,或有家族倾向轻度瘢痕疙瘩可采取保守治疗,严重的瘢痕疙瘩需要手术治疗配合其他疗法
瘢痕
瘢痕是人体创伤或炎症愈合过程的产物瘢痕表现为略高、平或略凹陷于正常皮肤,呈结节状、条索状,部分可伴有瘙痒继发于皮肤外伤、溃疡和局部炎症病变等,在愈合过程中形成不影响生活的生理性瘢痕无须治疗,影响生活或求美者可通过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
伴巨大淋巴结病的窦状组织细胞增生症
伴巨大淋巴结病的窦状组织细胞增生症(SHML)又称罗萨伊-多尔夫曼病(RDD),是以颈部巨大淋巴结病为特点, 但也会出现独立于淋巴结外的病变。约3%的患者仅有皮肤损害的表现,称为皮肤窦状组织细胞增生症或皮肤罗萨伊-多尔夫曼病(CRDD),属于良性自限性疾病。
颜面部疖痈
面部皮肤是人体毛囊及皮脂腺、汗腺最丰富的部位之一,又是人体暴露部分,皮肤损伤、糜烂等均可有利于细菌侵入及繁殖,因此而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毛囊周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疖,其病变局限于皮肤浅层组织。多数相邻近的毛囊、毛囊周围组织及皮下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痈,造成较大范围的炎性浸润或组织坏死。
«
1
2
...
93
94
95
96
97
98
99
...
110
111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