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水痛症
水痛症是由水诱发的一种皮肤反应,在接触水几分钟后或刚停止接触水时就出现严重的刺痛感,但无可见的皮肤损害,可持续15~45分钟。本病可能是由于接触水后所发生的一种去甲基肾上腺能性疼痛。也可视为水性瘙痒现象的延伸。
兽皮痣
为先天性色素痣的一种,出生时即有,成年后直径可达20厘米以上一般无不适症状,发生恶变可有皮损破溃等表现为胎儿时期神经嵴源性黑素细胞的良性增生或原位基因突变而形成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足综合征
概述手足综合征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皮肤病变,手较足更易受累,可由多种化疗药物引起。表现为手足麻木、感觉迟钝、疼痛,皮肤肿胀、红斑、脱屑、皲裂等。
手足癣
皮肤癣菌引起的指/趾间、手掌、足底及手足侧缘的浅表真菌感染主要症状包括手足部皮肤出现水疱、脱屑等情况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感染引起根据病情选择局部用药、口服用药或二者联合的方案
手癣
手癣主要是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手部浅表皮肤真菌感染手部皮肤出现红斑、水疱、丘疹以及鳞屑等,变粗糙、肥厚,同时伴有瘙痒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治疗重点是抗真菌治疗,先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口服抗真菌药物
手部湿疹
手部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手部皮肤炎症反应手部皮肤出现境界不清或呈小片状红斑、丘疹,有明显渗出或皮肤粗糙、皲裂病因复杂,可能与接触刺激性物质、变应性物质,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嗜酸性脂膜炎
嗜酸性脂膜炎是嗜酸性粒细胞在皮下脂肪中大量浸润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病变。嗜酸性脂膜炎属病理性诊断,临床较少见,目前认为其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与全身状况相关的一种反应过程。有文献认为嗜酸性脂膜炎属于皮肤局部一个迟发性过敏反应。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炎症性疾病。本病好发于男性,主要特点是脂溢部位出现复发性、瘙痒性、群集性、毛囊性丘疹和脓疱,有融合倾向。本病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皮疹持续时间及发疹间隔不一,一般不影响全身健康。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又称Kimura病,临床上比较少见。临床上表现为慢性炎症性改变,可见(及)皮下肿瘤样结节。此病命名较混乱,曾称为“类似慢性肉芽肿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软组织嗜酸性肉芽肿”、“嗜酸性淋巴滤泡病”、“皮肤嗜酸性淋巴滤泡增多症”、“淋巴结和软组织的嗜酸性肉芽肿”、“嗜酸性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等病名。目前国内标准名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嗜酸性蜂窝织炎
嗜酸性蜂窝织炎又称Well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有独特的临床(开始似蜂窝织炎样、随后变为硬斑样的单发或多发性皮损)和组织病理改变(真皮有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有火焰样图形的炎症性肉芽肿)特征,并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容易复发的皮肤病。此病以急性蜂窝织炎样皮损,病变组织明显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真皮胶原纤维束、嗜酸粒细胞及其嗜酸性颗粒形成“火焰样”浸润为特征,是一种临床罕见病,仅有近百例报道,主要见于成人,好发于女性,偶见于儿童。
«
1
2
...
24
25
26
27
28
29
30
...
110
111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