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超声科
病理科
耳鼻咽喉科
其他
腺性唇炎
腺性唇炎是唇腺增生伴有长期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疾病表现。长期日晒、风沙和尘土以及吸烟亦为重要因素。本病好发于下唇,为弥漫性肿大,触诊有散在多数小结节,为肿大的唇腺。多见成人男性。
腺淋巴瘤
腺淋巴瘤又称乳头状淋巴囊腺瘤或Warthin瘤。腺淋巴瘤绝大多数发生在腮腺,这是腺淋巴瘤所特有的。可能与其组织来源有关。发生在腮腺内的常见部位是腮腺的后份表面及其下极。腺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70岁为好发年龄,儿童极少见。主要罹患于男性。
涎瘘
由于外伤或外科手术损伤涎腺或涎腺导管造成涎液外流者,称为涎瘘,临床表现为面部皮肤有小瘘口,时有清亮涎液流出。本病主要原因为损伤,多发生在腮腺及其导管部,手术治愈率高。涎腺区损伤后的清创缝合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涎腺囊肿
涎腺囊肿多见于腮腺,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深部组织内的上皮成分发展而成。涎腺囊肿包括唾液腺黏液囊肿和腮腺囊肿。黏液腺囊肿常发生于小涎腺,其余涎腺囊肿则按其发病部位命名,即舌下腺囊肿、颌下腺囊肿及腮腺囊肿。腮腺囊肿包括潴留性腮腺囊肿和先天性腮腺囊肿。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男性。
涎腺结核
涎腺结核系由头面部皮肤、口咽区的结核杆菌,经淋巴引流所致的腮腺内淋巴结核破溃后侵入腺体内而发生的腮腺实质结核,是一种少见的涎腺感染。涎腺结核杆菌感染可为原发感染,也可能是继发感染。可分为原发性腺实质结核和涎腺淋巴结核病变突破淋巴结被膜后继发性侵犯腺实质两类。任何年龄都可发生,多发生在20~30岁之间,占60%~70%。性别无明显差异。病程长短不一,短者1个月,长者数年。可发生在涎腺实质,也可发生在涎腺中的淋巴结。
涎腺病毒病
涎腺病毒病又称涎腺巨细胞性包涵体病。多发生于2岁以内的婴儿,成人也可发生,但极少见。经胎盘感染的胎儿发育迟缓,并可引起早产。
涎石病
涎石病是指发生在涎腺腺体及其导管中的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下颌下腺涎石最常见,腮腺次之。涎石常使唾液排出受阻,并继发感染,造成腺体急性或反复发作的炎症。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的中青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病程短者数天,长者数年甚至数十年。
先天性梅毒牙
概述先天性梅毒牙是在胚胎发育后期和出生后1年内,牙胚受梅毒螺旋体侵害而造成的牙釉质和牙本质发育不全等牙齿形态发育畸形。是先天性梅毒的牙受损表征,发生率为10%~30%。
先天缺失牙
在牙胚形成过程中未能发育和形成的牙称为先天缺失牙。根据其严重程度和是否伴有全身症状,可分为几类,但不同的文献对先天性缺牙的分类标准和名称表述不一。目前大多数学者把先天缺失牙分为两类:个别牙缺失,指先天性缺失一个或几个牙齿,通常不伴有全身症状。多数牙缺失,指先天性缺失6个或6个以上牙齿(不包括第三磨牙),通常伴发系统性异常和(或)某些综合征的部分表现。先天性无牙,被认为是先天性多数牙缺失的一种严重表现。
下颌下腺炎
下颌下腺炎是指下颌下腺发生的炎症。多由于腺体导管内结石阻塞导管导致唾液排除受阻而继发炎症。主要表现为进食时下颌下腺反复肿胀。下颌下腺是人体口腔内三大唾液腺之一,它的位置在下颌骨下方,左右各一,主要作用就是分泌唾液。其分泌的唾液通过一条导管流到口腔中,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口底,这条导管叫做下颌下腺导管。由于导管自下向上走行,长而迂回,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容易造成唾液淤滞而形成结石。当结石大到一定程度时,会阻塞导管而使唾液的排出受阻,容易造成下颌下腺的继发感染,称为下颌下腺炎。
«
1
2
3
4
5
6
7
8
...
23
24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