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检查
治疗
膀胱镜碎石术
膀胱镜碎石术是在膀胱镜直视下,用碎石钳夹碎结石,然后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排除碎石渣,本术式方法简便,危险性少,术后注意预防感染,观察有无腰痛、发热、腹痛等症状。
膀胱镜检查术
膀胱镜检查是最早用以观察体内器官的手段。膀胱镜检查术是将膀胱镜从尿道直接插入膀胱,以观察其内部病变或行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达到诊断和治疗目的。适用于①诊断不明的膀胱、输尿管、肾脏或后尿道的疾患;②膀胱肿瘤、结石、异物等疾病的治疗及前列腺切除或作输尿管插管者。
膀胱颈及后尿道重建术-膀胱颈成管术
尿道外口开口于阴茎背侧,尿道远端黏膜裂开呈沟状,称尿道上裂,是泌尿生殖器官罕见的先天性畸形。膀胱颈及后尿道重建术是治疗尿失禁的主要手段。采用近膀胱颈的膀胱壁或三角区组织建造括约肌管替代受损的或不存在的括约肌结构,效果较为肯定。膀胱颈成管术是利用近膀胱颈的膀胱前壁组织来建立新的膀胱颈及后尿道机制。
膀胱颈及后尿道重建术-Young-Dees手术
尿道外口开口于阴茎背侧,尿道远端黏膜裂开呈沟状,称尿道上裂,是泌尿生殖器官罕见的先天性畸形。膀胱颈及后尿道重建术是治疗尿失禁的主要手段,其方法很多。采用近膀胱颈的膀胱壁或三角区组织建造括约肌管替代受损的或不存在的括约肌结构,效果较为肯定。术前进行膀胱镜检查及尿动力学检查对判断尿失禁有一定好处。膀胱颈及尿道重建术一般应在3岁之后施行,这是由于3岁前有自然遗尿现象,难以判定尿失禁程度。
膀胱颈及后尿道重建术-Leadbetter手术
尿道外口开口于阴茎背侧,尿道远端黏膜裂开呈沟状,称尿道上裂,是泌尿生殖器官罕见的先天性畸形。膀胱颈及后尿道重建术是治疗尿失禁的主要手段,其方法很多。采用近膀胱颈的膀胱壁或三角区组织建造括约肌管替代受损的或不存在的括约肌结构,效果较为肯定。该手术是利用膀胱三角区组织来构造新的膀胱颈及后尿道的经典术式,较Young-Dees术复杂,但形成的膀胱颈及后尿道比Young-Dees手术强而有力。膀胱颈及尿道重建术一般应在3岁之后施行,这是由于3岁前有自然遗尿现象,难以判定尿失禁程度。
膀胱横断术
3岁以上儿童如无神经系及泌尿系器质性病变,夜间入睡后无意识地排尿称遗尿症。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遗尿症患儿能自愈。凡16岁以后仍出现上述症状者称成人遗尿症。除夜间遗尿外,白天尚有尿频、尿急及紧迫性尿失禁者称遗尿综合征(enurotic syndrome)。膀胱横断术成人遗尿症或遗尿综合征。
膀胱冲洗
将溶液灌入膀胱内冲洗膀胱的操作常用于膀胱炎、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异物、膀胱肿瘤灌注化疗等属于临床常用操作,安全性高,并发症较少需遵循无菌原则,操作细心谨慎,避免损伤
膀胱癌手术
主要手术方式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前加强营养、清淡饮食,术后第1天以流食为主,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不同的手术方式恢复时间不同,通常3~6个月完全恢复正常生活根据病理结果选择后续放化疗,并辅以康复锻炼
半腱肌-二头肌腱襻腘静脉瓣膜代替术
半腱肌-二头肌腱襻腘静脉瓣膜代替术用于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特别是腘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腘股静脉瓣膜缺如,继发深浅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大隐静脉系统瓣膜功能不全。
半月线疝修补术
半月线疝临床并不常见,主要位于下腹壁,明确诊断后应进行手术治疗。半月线修补术包括组织修补和材料修补两大类,材料修补可以在开放下或者腹腔镜下完成。组织修补适用于缺损较小的患者,主要在开放下完成。材料修补以腹腔镜手术为主,补片多放置在腹腔内,对于腹膜前间隙游离方便的也可以放在腹膜前间隙。缺损较大的半月线疝在处理上同切口疝修补术。
«
1
2
...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