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首 页
全球找药
国药专区
医药问答
医药科普
疾病百科
疾病科普
分类
疾病
症状
药品
疫苗
检查治疗
科室
内科
外科
肿瘤科
妇产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急诊科
口腔科
眼科
康复科
营养科
中医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医学科
男科
中西医结合科
耳鼻咽喉科
产妇失眠
概述产妇失眠是指产后出现睡眠障碍,包括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夜间觉醒次数超过2次或凌晨早醒,睡眠浅、多梦,可有日间残留效应如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病毒性发热
机体在病毒作用下,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病毒导致的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高热,或发热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大多数情况下以对症治疗为主
爆裂音
爆裂音是指闭合的气道被气流突然冲开时发出的声音,是听诊的一种表现,属于湿啰音。吸气早期的爆裂音数量稀少,出现在一侧或两侧肺底部,不受体位变动的影响,可传导到口腔;吸气晚期的爆裂音出现较晚而密集,肺上、中、下部均可听到,早期因变动体位而减弱,晚期无影响,很少传到口腔。
柏油便
粪便呈黑色,且发亮具有光泽与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胰腺、胆道等出血有关出现柏油便时,患者应当及时就诊,避免自行处理耽误诊治只有明确病因后对因治疗、避免延误病情才是治愈关键
艾滋病性颈淋巴结肿大
艾滋病性颈淋巴结肿大为艾滋病前期临床表现之一。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犯颈部淋巴结所致。病程较长,淋巴结持续存在并逐渐增大,常伴有腹股沟等多处淋巴结肿大,伴发热、消瘦、乏力、白细胞计数减少等症。
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期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本病如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
婴儿鼻塞
鼻黏膜水肿、充血、肿胀,鼻黏膜分泌增多,鼻腔、鼻窦、鼻咽部占位性病变等均可以引起婴儿鼻塞。不同的病因引起的鼻塞有不同的特点及伴随症状。患儿可有进食困难,睡眠障碍,打鼾,伴张口呼吸甚至憋气等表现。发现婴儿鼻塞明显应到医院就诊,医师诊断后对因治疗。
新生儿肝脾肿大
新生儿肝脾肿大,是指临床上新生儿肝脏和脾脏增大。即肝脾大小超出正常范围,正常新生儿肝脏的上界一般在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下界一般在右肋缘下1~2cm,剑突下更易触及,约2cm。脾脏在左锁骨中线肋缘下不能触及或不超过1cm,质地柔软,位置表浅。在新生儿期,肝脾肿大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常为全身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应尽快查找病因。
小儿黏液便
概述小儿黏液便是指小儿粪便肉眼可见大量的黏液。正常粪便中有少量黏液,因与粪便均匀混合不易察觉,若有肉眼可见的黏液,说明其量增多,提示有病变。常见于细菌性痢疾、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
小儿绿色大便
概述小儿绿色大便是指小儿排出绿色粪便,常由食用过量绿叶蔬菜、动物血制品、动物内脏或食用补铁剂导致,也可能与脂肪消化不好、摄入食量不足、受凉、黄疸、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等有关。
«
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