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中性杆状核细胞检测
概述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又称嗜中性粒细胞,是在瑞氏(Wright)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胞浆内含有大量既不嗜碱也不嗜酸的中性细颗粒。这些颗粒多是溶酶体,内含髓过氧化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水解酶等丰富的酶类,与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有关。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就是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情况为杆状的中性粒细胞。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又称嗜中性粒细胞,是在瑞氏(Wright)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胞浆内含有大量既不嗜碱也不嗜酸的中性细颗粒。这些颗粒多是溶酶体,内含髓过氧化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水解酶等丰富的酶类,与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有关。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就是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情况为杆状的中性粒细胞。
正常值参考范围
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数比例应为0.01~0.04(1%~4%)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临床意义
正常值参考范围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