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
概述
概述
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是指垂体前叶因坏死萎缩、肿瘤、炎症及损伤等原因使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症候群。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临床症状
性欲减退、闭经、乳房萎缩、无乳汁、阳痿、怕冷、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体重减轻、头痛、面色苍白、反应减退、表情淡漠等。
危害
可导致内分泌、生殖、消化等系统功能异常,影响生育、精神等,还可造成视力障碍等。
并发症
失明、偏盲、精神分裂、低血糖等。
检查
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测、性激素检测、垂体激素检测、甲状腺激素检测、下丘脑释放激素兴奋试验、X线片、CT、MRI等。
诊断
根据病史、性欲减退等临床表现,结合内分泌功能测定及影像学检查诊断。
治疗原则
给予靶激素替代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治愈性
经治疗,可改善症状。
饮食建议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病因
病因
垂体前叶坏死萎缩、肿瘤、炎症及损伤等因素导致。
流行病学
多见于20~40岁女性。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促性腺激素及泌乳素分泌不足:女性产后垂体坏死者无乳汁分泌,乳房不胀,性欲减退,重症者闭经、生殖器萎缩。男性出现第二性征退化、阳痿、精子发育停止,外生殖器及前列腺缩小。促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怕冷、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皮肤干燥粗糙、毛发脱落;重症者出现粘液性水肿、便秘、心动过缓,有时精神失常,发生幻觉、妄想、木僵、精神分裂症或躁狂症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虚弱、乏力、厌食、恶心、体重下降、心率缓慢、血压降低、易发生低血糖、易发生感染等。垂体瘤及垂体旁肿瘤:头痛、偏盲、失明、颅内压增高等。
诊断依据
1.有难产、分娩大出血休克、医源性损伤、创伤、肿瘤等病史及上述临床表现。2.实验室检查发现靶腺激素水平低、功能紊乱;垂体激素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呈迟发反应。3.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下丘脑、蝶鞍部病变。
治疗
治疗方针
通过靶腺激素替代治疗,缓解症状;对于肿瘤引起的病变,应手术切除。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激素替代治疗,补充相应内分泌腺激素。1.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选择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一般先于或至少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开始使用。2.甲状腺激素:可选用左旋甲状腺素或干甲状腺素片。3.性激素(1)生育期妇女可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雄激素可改善性欲。(2)男性使用雄激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第二性征和性欲。
手术治疗
对于垂体瘤及垂体旁肿瘤引起的垂体机能减退症,可采用手术治疗,恶性者可辅以放射治疗
预后情况
早期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但多需终生服药;恶性肿瘤引起者预后差。
护理
日常护理
充分休息,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保持居住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注意保暖。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情绪激动,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浮肿明显的患者,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擦伤。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饮食调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其他注意
凡难产出血过多、产后无乳的虚弱病人应加强随访,以早期发现本病,及时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