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成人癫痫
概述
发生在成年人群的慢性脑部疾病,以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为特征
常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肢体强直
部分病因不明,部分源于脑部损伤及全身代谢性疾病等
以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基础上综合手术、神经调控等治疗方式
定义
癫痫是因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脑功能失调的慢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癫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不同人群的发病原因和概率存在差异。
成人癫痫既可从婴幼期、儿童期发病,持续到成年期。最典型的是特发性癫痫,与遗传因素相关,其治疗和管理方法通常会延续早期的方案,详细内容可见“特发性癫痫”词条。
此外也包括成年后初次发病的情况,多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全身性疾病相关。最典型的是脑血管病后继发性癫痫,其治疗和管理方法与特发性癫痫差异较大,是本词条重点阐述内容。
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症状性癫痫:有明确病因的癫痫,又称继发性癫痫。
特发性癫痫:病因不明,又称原发性癫痫,可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隐源性癫痫: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症状性癫痫,但病因未能明确。
根据癫痫来源范围分类
局灶性发作的异常电信号来源范围不超过一侧大脑半球,常见如颞叶癫痫额叶癫痫
全面性发作的异常电信号来源于双侧大脑,包括大脑皮质、皮质下结构。
发病情况
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每1000人中约5~7人患病。
癫痫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成人癫痫的发病情况尚无权威数据。
病因
致病原因
特发性癫痫: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
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脑静脉血栓等。
头部外伤:脑损伤越重,发生癫痫的概率越高。
脑部医疗操作:如开颅手术后。
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
脑肿瘤:如脑胶质瘤脑转移瘤
代谢性疾病:如肾功能衰竭、低血糖、低钠血症高钠血症高钙血症低钙血症
其他疾病:子痫、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病。
药物原因:如吩噻嗪类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异烟肼、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虑平、阿米替林)过量;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药物戒断反应
酒精滥用:如酒精中毒酒精戒断反应。
物质滥用:如使用海洛因、可卡因、美沙酮、苯丙胺、摇头丸等违禁物质。
影响因素
年龄
不同年龄段癫痫的常见病因有所差异:
成人期多为脑炎、颅脑外伤、脑肿瘤和代谢障碍等。
老年期多为脑血管疾病、脑肿瘤、阿尔茨海默病等。
遗传
症状性癫痫患者的近亲患病率为15‰,高于普通人群。
睡眠
睡眠不足,可增加癫痫发作风险。
癫痫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有密切关系,如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常在晨醒后发生。
内环境改变
过度疲劳、饮酒、内分泌失调、电解质紊乱和代谢异常等均可导致癫痫发作。
少数患者仅在月经期或妊娠期发作。
发病机制
大脑中的神经细胞通过电信号来传递信息,控制人体各种感觉、运动及生理活动。
当各种原因引起神经细胞异常兴奋,反复爆发杂乱无章的电信号,并快速扩散至其他脑区域,导致神经功能异常。
此时患者可表现为一系列意识、行为、认知、情绪、运动功能或感觉的障碍,称为癫痫发作。
需要注意,“癫痫”和“癫痫发作”含义不同。“癫痫发作”是一种症状,通常是指一次发作的全过程。而“癫痫”是一种疾病,具有重复性,至少要发作1次及以上才有可能诊断为癫痫。
症状
癫痫发作特点
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形式多样,但都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发作性,症状突然发生,持续一段时间后迅速恢复,间歇期正常。
短暂性,发作持续时间通常为数秒钟或数分钟,但癫痫持续状态除外。
重复性,发作不止一次,通常会有第二次或更多次的发作。
刻板性,每次发作的临床表现几乎一致。
癫痫发作表现
全面性发作
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
是一种表现最明显的发作形式,过去称大发作。
发作时患者可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呼吸暂停、面唇发绀、口吐白沫、双侧肢体强直阵挛,一般持续1~5分钟。从发作到意识恢复经历5~15分钟。醒后自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疲乏,对发作过程无记忆。
失神发作
多见于儿童,很少能持续到成年或在成人期发生。
典型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停止的意识丧失,貌似“愣神”,常持续5~20秒。
发作时患者可以表现为突然停止原来的活动,手上持物掉落,呼之不应,凝视前方,但不倒地。
事后立即清醒,对发作无记忆。
阵挛发作
双侧肢体节律性的抽动,多持续数分钟。
强直发作
双侧肢体或全身肌肉持续收缩,肌肉僵直,固定于某一姿势。
不发生阵挛。
肌阵挛发作
肌肉突然、短暂、快速、电击样抽动。
可局限于面部、躯干、肢体的单块肌肉或肌群,也可遍及全身。
失张力发作
头部、躯干或肢体肌肉突然松弛。
轻者可仅表现为“点头”,重者可突然跌倒,发作持续约1~2秒或更长。
局灶性发作
意识清楚的局灶性发作
一侧口、眼睑、手指或足趾、整个一侧面部或一侧肢体重复抽动。
一侧上肢外展,肘部半屈,并向该侧手注视。
不自主地重复发单个音或单个词,或说不出话。
一侧或双侧肢体出现针刺、麻木、触电感等。
出现幻视、幻听、幻嗅、幻味以及眩晕发作。
上腹疼痛、嗳气或腹胀、呕吐、多汗,面色苍白或潮红、汗毛竖立、瞳孔扩大、尿失禁等。
出现似曾相识感、快速回忆往事,恍恍惚惚,如梦如幻。
伴意识障碍的局灶性发作
典型表现称为自动症,患者貌似清醒在完成一系列行为,但实际上意识并不清楚。
不停地咀嚼、噘嘴。
四肢出现不由自主地活动,如反复地系扣、起床、开门等。
以上行为反复进行,发作时间长,但较少发展成全身抽搐等症状。
并发症
焦虑与抑郁
与癫痫反复发作造成生活、社交障碍,异常放电影响负责情绪处理的神经环路以及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有关。
表现为烦躁、情绪低落、精神萎靡,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
外伤、意外
癫痫发作造成跌倒,引起颅脑外伤、骨折、舌咬伤等。
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活动困难、口内出血等。
肺部感染
与癫痫发作时口内分泌物较多,导致误吸有关。
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
认知功能损害
与癫痫持续或频繁发作引起脑细胞缺氧以及水肿,情绪抑郁以及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有关。
记忆力减退是最常见的症状,其次是注意力分散、思维缓慢、言语不利和生活技能降低等。
就医
就医科室
神经内科
当出现肢体抽搐、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等异常时,建议及时就医。
神经外科
当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欲行手术治疗时,建议神经外科就医。
急诊科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肢体抽动、不自主运动等症状超过5分钟仍不能缓解。
发作停止后患者呼吸暂停、意识丧失。
孕妇出现癫痫发作。
发热同时伴有抽搐。
发作停止,随后又出现第二次发作。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癫痫临床症状复杂,应尽量记录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若患者全身抽搐,应移开周围危险物品,不可强行撬开口腔或在患者嘴里塞毛巾、筷子等。
特别提示:建议家属陪同就医,以防患者摔伤或发生意外。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发作时有什么症状?首次发作的年龄?
每次发作症状是否相同?间隔多长时间?
发作过程中是否清醒?
发作是否与劳累、情绪或其他原因有关?
病史清单
既往是否有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出血、脑梗死、颅内感染等病史?
家族里是否有癫痫患者或类似症状发作者?
是否有长期饮酒或用药史,如氯丙嗪奋乃静异烟肼、多虑平、阿米替林、地西泮等。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
电生理检查:脑电图。
影像学检查:颅脑CT、颅脑MRI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
易引起癫痫的药物:氯丙嗪、奋乃静、异烟肼、多虑平、阿米替林、地西泮、氯硝西泮。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可能在婴幼儿、儿童期已经发病。
有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出血、脑梗死、颅内感染等病史。
家族里有癫痫患者或类似症状发作者。
有长期饮酒或用药史,如氯丙嗪奋乃静异烟肼、多虑平、阿米替林、地西泮等。
临床表现
症状
出现肢体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跌倒、感觉异常等症状。
发作症状具有突发性、短暂性、重复性和一致性的特点。
体征
医生会重点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精神状态、肢体力量、各种反射及病理征等。
医生还会观察患者头颅形状和大小、外貌、身体畸形,排查某些神经皮肤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
检查目的:查找及鉴别症状发作原因、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主要项目:血常规、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
注意事项:部分项目需要空腹检查。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
检查目的:明确癫痫药物使用剂量是否合理,辅助判断药物效果。
注意事项:需要空腹检查,采血前不要服药,抽血后根据医生要求补服。
脑电图检查
检查目的:确诊癫痫发作以及发作类型。
检查结果:可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等癫痫发作特有的波形。
注意事项
检查前一天需认真清洗头发,不要使用任何护发美发用品,如护发素、啫喱水等。
检查过程中保持安静、放松,不要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
听从医生的指令,进行睁眼、闭眼、加快呼吸频率等动作。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检查(MRI)
检查目的:确定脑内是否存在结构性病变。
检查意义:特发性癫痫通常无异常,其他类型可发现脑组织畸形、出血、感染、肿瘤等病变。
注意事项
CT检查有一定辐射,孕妇不宜采用。
核磁检查需去除随身金属物品,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起搏器者需咨询医师确认是否可进行检查。
颅脑功能核磁(fMRI)
检查目的:辅助定位癫痫灶。
检查意义:局部出现高代谢表现可能为癫痫灶。
注意事项:检查时需配合医生口令完成任务,其余同普通头颅MRI。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检查目的:发现无明显结构异常的癫痫病灶。
检查意义:癫痫灶在发作期呈高代谢,发作期间呈低代谢。
注意事项
检查前一般需要禁食6小时。
检查后尽量多饮水,促进显影剂排除代谢。
基因检测
目的:如考虑是由遗传引起的癫痫,需要完善基因检测。
意义:明确遗传性特征,依据突变的类型可以指导用药,评估预后,并且评估将变异遗传给后代的可能性,指导优生优育。
注意事项:不作为常规病因筛查手段,通常是在高度怀疑某种疾病时进行。
神经心理学评估
检查目的:评估认知、精神状态;推测受损脑区;评估手术对认知功能可能的影响。
评估内容:智力、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等。
其他检查
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失常、心源性疾病,有助于鉴别癫痫和晕厥发作。
腰椎穿刺:辅助判断是否存在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等。
鉴别诊断
晕厥
相似点:均有发作性意识丧失。
不同点
晕厥多有明确诱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久站、咳嗽、大笑、排尿、排便等。
常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有时脉搏不规则,偶可伴有抽动、尿失禁。
反射性晕厥引起的意识丧失极少超过15秒,以意识迅速恢复并完全清醒为特点,不伴发作后意识模糊。
发作间期脑电图一般无异常,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
癔症
相似点:均可有跌倒、肢体抽动。
不同点
癔症患者常在受到精神刺激后或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发作。
发作形式多样,患者不停喊叫和肢体抽动,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动作夸张,常可出现双眼紧闭,面色苍白/发红,无舌咬伤及尿失禁,无摔伤。
发作时脑电图上无相应的异常脑电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相似点:均可出现肢体无力,跌倒发作
不同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发作时脑电图上无相应的异常脑电波。
低血糖发作
相似点:都可有肢体抽动或四肢强直,伴意识丧失。
不同点
低血糖症可有糖尿病、胰岛B细胞瘤病史,降糖药使用过量或用药后未及时进食病史。
发作多为部分性发作,发作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或患者一般状态。
治疗
治疗目的: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病因明确的患者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大多数无明确病因或无法根治病因的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
急救处理
如出现持续癫痫发作,不能停止或段时间反复发作(癫痫持续状态),需进行急救处理。
让患者躺在安全稳定的场地。
将衣领解开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清理其口腔的异物,防止发生窒息。
不要往患者嘴里塞任何东西,不要强行喂食物或药物。
如果患者四肢抽搐剧烈,不可强行扳动或按压肢体,否则很可能导致骨折。
如果持续发作超过5分钟或频繁发作,及时拨打“120”,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医务人员的救助。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癫痫药物
使用原则
对于首次发作,且经检查脑内没有发现病变,可暂不用药,但要警惕很可能会再次发作,3个月左右复查脑电图。
如半年内再次发作,应考虑药物治疗。
不同癫痫类型会有相应的一线治疗药物。通常先选择其中一种药物足量、足疗程使用。
如果第一种药物效果不佳,可从一线药物中选择另一种药物单用或联合使用。
当一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时,可添加其他药物。
常用药物
表1.成人癫痫常用药物
发作类型药物
成人部分性发作A级:卡马西平、苯妥英钠\nB级:丙戊酸钠\nC级: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奥卡西平、苯巴比妥、托吡酯、氨己烯酸
老年人部分性发作A级:加巴喷丁、拉莫三嗪\nB级:无\nC级:卡马西平
成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A级:无\nB级:无\nC级: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奥卡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托吡酯、丙戊酸钠
(注:特定类型的初始单药治疗临床上首先考虑A、B级,再考虑C级)
注意事项
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低钠血症皮疹等不良反应。
需要长期服用,用药期间需严格遵照医生要求,按时、按量、规律服药,禁止擅自停药、减药或改药。
部分抗癫痫药物有致畸作用,女性孕前或怀孕期间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抗癫痫用药,母亲哺乳期用药时需暂停母乳喂养。
其他药物
对于颅内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神经变性疾病等情况,还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经过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采用适当的手术治疗来减轻患者的发作。
常见方法:癫痫病灶切除术、胼胝体切开术、颞叶切除术、杏仁核海马切除术、脑起搏器植入及迷走神经电刺激等。
对于脑肿瘤、脑内寄生虫等疾病还需要进行肿瘤切除、病灶切除等手术治疗。
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是通过增加食物中脂肪能量占比,诱导体内生成酮体,抑制癫痫发作。可用于药物难以控制病情的患者,常见模式如下:
极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条等主食)、适量的蛋白质(如牛奶、瘦肉)及大量的脂肪(如黄油、奶油等)。
脂肪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质量比为(3~4):1,约90%能量来源于脂肪。
生酮饮食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和营养师指导,切勿擅自使用,避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预后
治愈情况
大多数患者通过规范的抗癫痫药物能治疗可良好的控制发作,大多不会影响寿命。
成人癫痫的预后与病因关系密切。
大多数患者通过规范的抗癫痫药物能治疗可良好的控制发作。
大多癫痫类型不会影响寿命,但恶性肿瘤、严重的全身疾病会影响患者生存时间。
危害性
反复发作,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可导致自卑、焦虑及抑郁。
癫痫发作时容易出现摔倒、车祸、烧伤等意外,导致骨折、脑外伤等。
如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未能及时终止,可能出现猝死。
日常
饮食管理
除生酮饮食外,日常饮食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日常饮食宜清淡,忌过饱过饥、过冷过热、忌烟酒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增加每天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保证膳食纤维、钙、钾和维生素的供给。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可能会影响叶酸、维生素B12的代谢与吸收,甚至导致巨幼细胞贫血,除蔬果外,还需补充动物内脏、鸡蛋、豆类、酵母及坚果类的食物。
避免饮用酒精、可乐、浓茶和浓咖啡等影响神经兴奋性的饮料。
生活管理
生活应有规律,保证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紧张、劳累、熬夜。
癫痫发作频繁者家属需加强照顾和陪伴。
居住环境避免放置不稳定、易碎及尖锐物体,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不宜做有危险性的运动或职业,如游泳、登山、高空作业、驾驶等。
心理支持
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与亲属及医生沟通。
亲属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鼓励与安慰。
病情监测
可通过拍摄视频、写日记或日志等手段,记录发作的形式、频率、持续时间等,以便协助医生了解病情和治疗效果,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随诊复查
遵医嘱进行复查,一般服药的前3个月,每个月复查;服药3个月后,每3~6个月定期复查。
复查时需要做的检查项目:脑电图、头部CT、头部核磁共振等。
预防
预防患病
部分癫痫类型与遗传有关,有生育准备者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
备孕妇女需提前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避免药物致畸作用。
预防发作
本病患者应注意避免诱发因素,预防癫痫发作。
保持良好心态和生活习惯。
避免不良情绪、精神紧张的刺激。
避免饮酒、过度疲劳。
避免诱发行为,如呼吸过快、闪光、惊吓等。
严格遵循医生用药要求,避免突然停药、私自减药或调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