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贲门炎
概述
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位于贲门部位黏膜的慢性炎症
无特异性表现,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反酸、烧心等
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及胆汁反流、药物损伤、精神情绪、刺激饮食等引起
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定义
贲门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指位于贲门部位黏膜形成的炎性病变,与反流性食管炎巴雷特食管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无特异性表现,患者可无不适,部分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反酸、烧心等症状。
发病情况
发病率不但与各地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差异有关,而且与感染的Hp毒力基因差异、环境因素相关。
患病率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与性别的关系不明显。
病因
致病原因
贲门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反流、胆汁反流、药物损伤贲门黏膜、精神情绪、刺激饮食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
贲门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
胃酸反流
贲门炎与胃食管反流病巴雷特食管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长期胃酸反流刺激贲门处的黏膜形成化学性炎症。
胆汁反流
长期胆汁反流,使贲门黏膜产生炎症反应、糜烂、出血等病变。
药物损伤胃黏膜
长期、大量口服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药物破坏胃黏膜,导致贲门炎。
其他
精神压力较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通过迷走神经兴奋影响胃十二指肠分泌、运动及黏膜血流的调节,容易引发贲门炎。
生活、作息不规律,容易熬夜等。
刺激性食物如酒精、咖啡、浓茶、辛辣食物等,会对贲门黏膜有一定刺激性,长期进食该类食物易破坏黏膜保护屏障。
吸烟导致胃酸分泌增多、幽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并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
症状
主要症状
贲门炎一般无特异性表现,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反酸、烧心、进食哽噎感等。
上腹部疼痛
患者出现间断性上腹痛,主要表现为剑突下、胸骨后疼痛不适感,多与进食无关。
反酸、烧心
部分患者存在反酸、胸骨后及剑突下烧灼感。
进食哽噎感
随疾病进展,患者可出现间断自觉进食后食物停滞不下的堵塞感。
消化不良
可呈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并发症
出血
当贲门炎症反复或者持续不能改善,引起黏膜糜烂,可能会出现出血,但是一般程度较轻,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消化内科
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反酸、烧心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长期反复发作,请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3天不要食用过度油腻的食物、饮酒。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反酸、烧心、吞咽困难、上腹部疼痛等症状?
是否有恶心、呕吐?
这些症状持续多久了?
这些症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加重或缓解?
病史清单
既往是否感染过幽门螺杆菌
近期有无情绪激动、工作生活压力增加等?
有没有长期吸烟、饮酒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抑酸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西咪替丁等。
解痉止痛药:匹维溴铵山莨菪碱等。
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替普瑞酮、铝碳酸镁等。
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伊托必利、莫沙必利等。
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消化酶制剂:复方阿嗪米特、米曲菌胰酶片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有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的用药史。
有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辛辣食物等饮食习惯。
长期熬夜、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等因素。
长期吸烟、饮酒史。
临床表现
症状
部分贲门炎患者可无明显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反酸、烧心、进食哽噎感等症状。
体征
少数患者可有上腹部压痛
幽门螺杆菌(Hp)检测
Hp检测可明确病因、指导临床用药、评估Hp根除治疗后效果。
Hp检测方法分为有创性和无创性两大类。有创性检查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幽门螺杆菌培养。无创性检查包括血清抗体检测、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通过肉眼或特殊成像方法发现黏膜炎性变化,需与病理检查结果结合做出明确诊断。
镜下可见贲门处黏膜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
病理检查
活检病理组织学对贲门炎的诊断至关重要,有条件时,活检可在色素或电子染色放大内镜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引导下进行。
病理结果可呈现炎症、萎缩、化生及异型增生等不同病理表现。
鉴别诊断
贲门癌
相似点:均可出现上腹痛、反酸烧心等症状。
不同点:贲门癌患者会有消瘦、贫血等报警症状,内镜下表现为病变区域边缘不整齐,底部凹凸不平,触之易出血,病理检查可见癌细胞;而贲门炎为炎症表现,多数无明显症状。
消化性溃疡
相似点:两者均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不同点:消化性溃疡典型表现为上腹部规律性、周期性疼痛,胃镜检查可见溃疡灶;而贲门炎疼痛多无明显规律。
慢性胆囊炎
相似点:两者均可表现为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
不同点:慢性胆囊炎多为右上腹疼痛,且胃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贲门炎在胃镜下可见贲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改变。
治疗
治疗目的:去除病因、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尽可能针对病因,实行个体化治疗原则。
生活方式干预
改善患者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是贲门炎治疗的一部分。
避免长期大量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规律进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多饮用咖啡、大量饮酒和长期大量吸烟。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抑酸剂
本类药物能抑制基础胃酸分泌、食物和其他因素所引起的夜间胃酸分泌。
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
根除幽门螺杆菌
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贲门炎患者,应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推荐四联疗法。
四联疗法包括: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一种铋剂(如果胶铋)以及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联合应用。疗程为10或14天。
促动力药物
促动力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及作用途径,提高胃肠道的张力,促进胃排空,从而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减少其在贲门处的暴露时间。
常用的药物包括盐酸伊托必利、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等。
胃黏膜保护剂
胃黏膜保护剂口服后能中和胃酸而降低胃内容物酸度,从而解除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并降低胃蛋白酶活性,还有结合胆酸、增强胃黏膜屏障的作用。
常用药物如吉法酯、替普瑞酮、铝碳酸镁制剂、瑞巴派特硫糖铝凝胶等。
消化酶制剂
消化酶制剂可以缓解中上腹饱胀、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
常用药物如米曲菌胰酶片、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等。
心理治疗
有消化不良症状且伴有明显精神心理因素的贲门炎患者可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
常用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舍曲林等辅助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贲门炎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辨证施治。
枳术宽中胶囊气滞胃痛颗粒荜铃胃痛颗粒荆花胃康胶丸等可以改善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痛等症状。
预后
治愈情况
贲门炎经规律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后大多缓解。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日常应注意饮食清淡,种类丰富,确保营养均衡,多食用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尽量避免食用过期、变质、过甜、过酸、腌制食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麻辣烫、火腿肠、咸菜、饮料等。
吃饭时应注意细嚼慢咽,饮食应避免过烫、过饱。
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吸烟,避免饮浓茶、咖啡。
生活管理
应加强运动,提高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以不感疲劳为度。
心理支持
日常保持乐观情绪,尽量避免压抑、焦虑的心理状态。
如出现抑郁、焦虑状态,可配合心理指导及药物治疗。
随诊复查
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
Hp根除治疗者,停药后4周要行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根除成功与否。
复查时需要做的检查项目:胃镜、Hp检测。
预防
提倡公筷及分餐制,餐具定期消毒,减少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机会。
饮食尽量清淡,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停用不必要的NSAIDs类药物。
若出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时根除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