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概述
概述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以粒细胞和单核系细胞异常增殖,外周血和骨髓中原始细胞+幼单核细胞<20%,常伴红系和巨核系细胞发育异常,无BCR-ABL融合基因,有特征性累及RAS/MAPK通路途径的突变为特征的克隆性骨髓多潜能造血干细胞疾病。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儿科、血液科
临床症状
倦怠、发热等全身症状,上呼吸道感染时有咽部不适、异物感、咳嗽、咳痰等。部分患者存在出血、皮肤损害等。几乎所有患儿都有肝脾大。
危害
可累及皮肤、肺、脾、肝等器官,造成脏器衰竭,引起死亡。
并发症
呼吸衰竭等。
检查
血常规,骨髓涂片,免疫分型,骨髓细胞培养,核型分析,基因检测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外周血及骨髓检查等检查诊断。
治疗原则
尚无满意疗法,可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愈性
经治疗可延长生存期,部分移植患者可治愈。
饮食建议
婴幼儿宜母乳喂养,儿童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
病因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
流行病学
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和儿童。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本病患儿床有倦怠、发热等全身症状,就诊时约半数患儿有扁桃体炎或支气管炎等感染以及出血表现。几乎所有患儿都有肝脾大。
其他症状
诊断依据
1.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增多,计数>1.0×109/L。2.外周血和骨髓中原始细胞﹤20%。3.无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4.出现以下各项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1)HbF高于年龄应有值。(2)外周血中有不成熟粒细胞。(3)白细胞数>10×109/L。(4)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5)体外培养中髓系祖细胞对GM-CSF高度敏感。
治疗
治疗方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可以延长生存期的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异基因造血肝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可有效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的治疗手段。
预后情况
尽管本病极少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但在多数儿童若不予治疗,都会迅速致命。不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中位生存期约为1年。在缺乏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多数患儿死于脏器衰竭,如白血病性浸润所致的呼吸衰竭。
护理
日常护理
1.做好患儿安抚工作,减少患儿哭闹,保持心情愉快。2.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预防呼吸道感染。3.尽量避免携带患儿进入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以防交叉感染。
饮食调理
婴幼儿宜母乳喂养,儿童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易消化饮食。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