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钙
概述
人体内钙含量低于正常标准的状态
摄入不足、消耗过多、吸收不良或者钙调节紊乱等都可能造成缺钙
出现经常疲劳、抽筋、腰腿痛等缺钙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以补充维生素D和钙治疗为主
定义
缺钙是由于钙质摄入不足、消耗过多、吸收不良或者钙调节紊乱等引起的人体钙缺乏的状态。
轻度缺钙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抽筋、腰腿痛、骨折等情况。
发生机制
正常情况下,血清钙浓度在体内变化幅度极小,但当人体不能正常摄入足够的钙、因其他疾病消耗过多的钙、激素调节紊乱导致钙减少时,就会出现缺钙,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类型
根据缺钙的原因分类
钙质摄入不足:饮食中没有足够的钙质、特殊时期需钙量增加却没有及时补充、因病导致钙吸收减少等都会导致钙摄入不足引起缺钙。
钙质消耗过多:如前列腺癌、乳腺癌等成骨细胞转移,能加速成骨导致缺钙。
钙调节紊乱:如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血钙降低。
表现
轻度缺钙时,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检查时可能发现体内钙含量降低。
症状特征
缺钙的人群不同
儿童缺钙
常见于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青少年缺钙
常见于因生长过快需钙量提高但未能及时补充。
患者可出现疲乏、精神差、腿抽筋、下肢无力易摔倒甚至容易发生骨折等情况。
中老年缺钙
患者除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外,还会因为缺钙出现性格易暴躁、全身乏力、牙齿松动、腰腿痛、记忆力减退、骨折等情况。
孕妇缺钙
孕期尤其是孕中晚期,需钙量增加,未能及时补充可能出现缺钙。
孕妇可出现腿抽筋、下肢浮肿、腰背酸痛、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伴随症状
伴有易激惹、烦闹、枕秃、鸡胸、漏斗胸等: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伴有超过4周的腹泻:常见于慢性腹泻。
伴有长时间上腹痛疼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常见于慢性胰腺炎。
伴有皮肤瘙痒、黄疸、乏力:常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伴有腹泻、体重下降、肌肉萎缩等:常见于短肠综合征。
原因
以下仅列举出可能导致缺钙的部分疾病,不代表一定患有某病,如需确诊,建议及时向医生求助。
疾病因素
常见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不能正常吸收或钙吸收受阻、钙排泄增加等而出现缺钙。
内分泌系统疾病
常见疾病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旁腺受损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或缺如,骨钙动员及肠钙吸收均减少,导致缺钙。
泌尿系统疾病
常见疾病有肾衰竭。
肾功能受损时可通过多种机制造成血液内钙含量降低而导致缺钙。
恶性肿瘤
常见疾病有前列腺癌、乳腺癌等。
前列腺癌或乳腺癌成骨细胞转移,能加速成骨导致缺钙。
非疾病因素
饮食
食物中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不能充分吸收或食物中含钙物质摄入不足都可导致缺钙。
环境因素
户外活动时间短导致日照不足、维生素D合成不足可引起钙不能充足吸收而出现缺钙。
药物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抗惊厥药物会改变维生素D代谢导致缺钙。
EDTA、枸橼酸等钙螯合剂可导致体内钙水平下降引起缺钙。
膦甲酸能够螯合细胞外液中的钙并导致低镁血症,出现钙离子和镁离子交换障碍引起缺钙。
就医
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时通常建议就医
出现精神差、体力差、腿抽筋、下肢无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腰腿痛、四肢无力等。
出现皮肤干燥、脱屑、指甲脆易断、毛发稀疏等症状。
孕妇反复腿抽筋。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直接寻求急诊帮助
突然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呼吸。
手足抽搐、口吐白沫。
就诊科室
缺钙如果伴四肢疼痛或无力,可到骨科就诊。
缺钙如伴有饮食不佳、经常腹泻等情况,可到消化内科就诊。
缺钙如伴有皮肤粗糙、色素沉着、毛发脱落、指甲脆易断等,可到内分泌科就诊。
小儿患者建议就诊于儿科。
孕妇可到妇产科就诊。
患者准备
症状清单
是否有抽筋、四肢疼痛或无力等?
有饮食不佳、经常腹泻等?
皮肤干燥、脱屑、指甲脆易断、毛发稀疏等?
孩子是否有易激惹、烦躁、夜间啼哭、头部多汗、枕秃等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患有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慢性腹泻、慢性胰腺炎等疾病?
是否患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
是否患有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疾病?
相关检查
医生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后,将进行查体,并判断是否要进行辅助检查。多数患者需要经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是否存在挑食、偏食,肉类、奶类等食物是否摄入充足。
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腿抽筋以及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发生频率,是否伴有其他部位抽搐等。
医生会触摸患者腿部肌肉及脉搏,观察有无肌肉僵硬、血管突出、脉搏减弱等情况。
对于儿童患者,医生会观察头部、胸部、手腕、脚腕,判断有无枕秃、鸡胸、手(足)镯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清钙浓度检查
通过检查患者血清钙离子浓度,判断患者是否是低钙血症。
血清蛋白浓度正常时,血钙<2.2mmol/L时称为低钙血症。但患者缺钙时并不一定是低钙血症。
甲状旁腺激素检查
对于怀疑有低钙血症患者都应检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可为低钙血症患者提供关键信息。
低钙血症伴PTH降低可证实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血清磷检查
血清磷检查对于诊断肾衰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有一定意义。
血清磷升高提示可辅助诊断肾衰竭或磷酸盐的过量摄入。
血清25-(OH)D3水平检查
血根据血清25-(OH)D3检测数值可以判断体内是否缺乏维生素D,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可靠的诊断标准。
清25-(OH)D3水平降低提示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血清、尿淀粉酶测定
主要用于判断是否为急性胰腺炎。
淀粉酶升高需要警惕为急性胰腺炎,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骨骼X线检查可观察骨骼的改变和发育异常的情况,缺钙严重患者会出现骨骼变化。
骨骼X线检查可见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样改变,骨骺软骨增宽,骨质稀疏,骨密度降低,提示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变细提示可能为骨质疏松,部分患者可见病理性骨折。
缓解与治疗
缓解措施
饮食
婴儿期建议以母乳喂养为主,母乳不足时需要补充配方奶,保证奶量摄入。
建议新生儿出生数天内即遵医嘱开始补充维生素D,从婴儿期到青春期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至少400 U/d。
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肉类等。
戒烟戒酒。
生活习惯
小于6月龄的婴儿应避免阳光直射,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衣物和帽子。建议采取高频率而不是长时间晒太阳的方式,以防止阳光的损伤。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慢走、跑步、游泳等方式,有助于提高骨骼质量。
专业治疗
对症治疗
对于因缺钙出现手足抽筋、喉头痉挛(不能呼吸)等症状的患者,需要紧急对症处理,首选治疗是静脉用葡萄糖酸钙。
对于慢性缺钙的治疗是调整饮食、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
对因治疗
针对不同的疾病原因,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会有较大差异,以下列疾病为例。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以口服维生素D治疗为主,用药期间强调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建议治疗满1个月时、满3个月时、满1年及此后每年等复查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25-(OH)D3水平。
同时可适量补充钙剂,帮助改善症状、促进骨骼发育。并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膳食来源的钙摄入。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间歇期的治疗是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
慢性肾衰竭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肾脏替代治疗时机。
目录
概述
表现
原因
就医
缓解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