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医药!
皮下脂肪肉芽肿病
概述
概述
皮下脂肪肉芽肿病以下肢疼痛性皮下球形结节或扁平斑块为特征,有自愈倾向,慢性病程,多认为是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的异型。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皮肤科、普通外科
别名
Rothmann-Makai皮下脂肪肉芽肿病
临床症状
散发性皮下结节、质硬、表面皮肤正常或淡红色等。
危害
结节可发生溃破,引发感染。
检查
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诊断
根据皮下结节等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诊断。
治疗原则
一般无须治疗,必要时可试服四环素类药物。
治愈性
可自愈。
饮食建议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病因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外伤、血管损伤等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
多发于儿童,成年人中以肥胖女性多见。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皮下结节好发于四肢、躯干,结节直径多为0.3~3cm,质地坚硬或有弹性,隐匿于皮下或稍微隆起于皮面,表面皮肤正常或淡红色。结节数目不等,平均10个,散在分布,可有轻度压痛。偶见个别结节溃破,流出油样物质。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为不成群的皮下结节,结节有轻度触痛,发展缓慢,消退后局部皮肤不发生凹陷,无全身症状。
病理检查可见脂肪小叶炎症形成的脂肪肉芽肿。
治疗
治疗方针
通常无须治疗,可自愈。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必要时可采用四环素类抗生素。
预后情况
预后良好。
护理
日常护理
加强皮肤护理,减少机械摩擦,避免皮肤溃破,避免感染。
饮食调理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Copyright © 2025 搜医药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70247号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1-0532
本网站不销售任何药品,只做药品信息资讯展示
温馨提示:搜医药所包含的说明书及药品知识仅供患者参考,服药细节请以当地医生建议为准,平台不提供任何医学建议。